分享

【大家说·小巷春秋】​俞林:史话田家巷

 wfchengyzzs 2021-09-10

“一朵/扬州明月杜陵花/盛开在/扬州城一条普通小巷/诱人的清香 却/漫过紫禁城每一个角落……”这是我漫步东关街田家巷故址时作的一首小诗。

扬州因水而建,因水而兴,穿城而过的古运河,哺育了扬州的历史文化。那一座座盐商大宅、名人故居、私人花园就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撒落扬州城老街古巷。小桥、流水、明月,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文艺信息,戏曲、音乐、歌舞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特定环境的熏陶下,扬州的老街古巷走出了一批批兰质惠心、气韵生动的美丽女孩。刘细君、赵飞燕、方婉议、李端端、上官婉儿、张玉良……每一位才貌出众的女孩仿佛都拥有过如歌如梦的人生,如诗如画的过往,给许许多多扬州小巷带来一段不一样的传奇。

田家巷,就因为巷子里走出一位倾国倾城的田贵妃,巷子里的故事精彩而又浪漫。

田家巷故址位于东关街东首南侧,巷子的得名是因为明朝崇祯皇帝的贵妃田秀英出生于此。清梁章钷《浪迹丛谈》记载:田家“居扬州新城田家巷,东起东关大街,西至缺口门大街。”《永和宮词》中“扬州明月杜陵花,夹道香尘迎丽华。旧宅江都飞燕井,新侯关内武安家。”即咏此事。

所谓“扬州明月杜陵花”,是明末清初诗人吴梅村歌咏扬州美女田秀英的诗。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4月,田秀英出生在东关街田家巷,从童年开始,父亲田弘遇就请来扬州名儒,教她读书棋画。又请来精通音律的美女吴氏(后来成为田秀英继母)教她管竹丝弦。田秀英美丽聪明,勤学好问,各个方面学业精进神速,13岁便吟诗作赋名动扬州。16岁在全国海选中以其美貌和才华脱颖而出。田秀英在被招选入宮时,其美艳惊动紫禁城,场面盛大,被吴梅村视为天底下最完美的女人。进入信王府那一刻,年轻的信王朱由检眼睛一亮:这,就是我今世的红颜!

当年8月,天启皇帝病逝,弟弟信王继承皇位,改元崇祯,田秀英被册为礼妃,施加贵妃。田秀英因夫而贵,随崇祯皇帝进入紫禁城,后入住承乾宮。从此,由扬州田家巷走进紫禁城的绝代天骄田秀英,成了承乾宮的主人。田贵妃端庄美丽,聪明灵慧且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无所不精,不仅深得崇祯皇帝的宠爱,而且成了紫禁城最鲜亮醒目的人物。她对宫廷服饰加以改良创新,加入扬州元素,设计出的服饰超凡脱俗,被称为“苏派”,宮女们纷纷效仿,并迅速在紫禁城流行。她还将扬州的园林艺术应用于承乾宮的院落改造。宫廷建筑虽雄浑大气,但缺少江南的典雅妖媚,田贵妃按照扬州园林的风格,在宮里造假山,叠景台,种花草。从此,承乾宮里假山叠翠,曲径通幽,四季花开,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田贵妃从1628年入宮,到1643年病逝,在承乾宮生活了15年。15年里,她不仅是崇祯皇帝的宠妃,“朱三太子”的母亲,更是扬州美女在紫禁城的绝唱。作为女人,田贵妃是幸福的,弱水三千,崇祯皇帝只取她一瓢。作为妃子,田贵妃是幸运的,遇到一位对自己一往情深的帝王,拥有一段平凡而又浪漫的爱情。

明末清初时期,扬州城曾流传着这样一首小调:“扬州城里说繁华,后土祠连着田家巷。琼花千年香犹在,贵妃故事亦煌煌。”人们将田贵妃比喻后土祠的琼花,以此引伸为扬州出美女,美女出在田家巷。

作者简介:

草根诗人,爱好写作。潜心研究扬州历史文化二十载,对扬州小巷情有独钟。写有扬州小巷诗三百余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