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头条

 紫薇院 2021-09-10
为什么现在的中医不会治病?为什么没有好中医?我用亲身经历告诉你原因到底是什么!

之前遇到过一个患者,男性,30多岁,自述:我耳鸣快两年的时间了,怎么治都不见好,顽固到难以想象。

之前是看过中医的,好多大夫说的补中益气法,用滋阴添精法,用清化痰热之法,用清泻肝火之法,用和解少阳之法等等,用了一大堆办法,一点效果都没有!

我看他体格也是挺壮实的,其他方面也没什么异常,就问他:饮食方面怎么样,大小便呢?还有睡眠情况。

他说:这些基本都正常,没什么特殊情况。

这就有点麻烦了,看起来好想没有任何突破口可以入手。

我看他脉浮,舌淡红,苔白。等我差不多了解完大概情况,还没说话。

他就说:你也没办法?看来真的是没有好中医了,之前我就看过不少中医,办法用了个遍,还是老样子。这次要不是我妈硬逼着我来,我早就放弃了。

看来中医真的是要没落了,中医真的不会治病了呀!

我说:你应该看过侦探类的电视剧吧,那些人破案,找的都是幕后主谋对吧,找到主谋才能彻底解决问题。你要是找半天找出个替罪羊出来,那真正的幕后人还是会兴风作浪,也相当于白干!中医治病也是一样的,根源问题找到才能彻底解决!

他说:那之前的中医不也还是没找到根源?你能?

我说:能不能找到,你试过之后就知道了!

说完我开方:泽泻,茯苓、白术、猪苓、桂枝、石菖蒲

就在患者用完一剂药后,发现自己的小便多起来了。紧接着,耳鸣之感开始减轻。就这样,患者连用5剂,诸证悉平,耳鸣消失了。

那么,我们来说说,看似毫无破绽的一份医案,到底为什么最后能解决?

首先,患者浮脉,什么意思?

说白话一点,就是脉位很浅,稍微搭上手就能感知到,就是所谓的“浮取即得”。浮脉呢,有时是主外感寒邪,正邪相争;还有另一种,主正气大衰,虚阳浮越。

但是,很明显,这跟患者扯不上半点关系。

那么,浮脉怎么解释?

其实,还有另一种情况,比较特殊,被称为濡脉,也就是浮细无力而软。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漂浮在湖面的柳絮一样。

而这个脉象,主的病症之一就是水湿。即痰湿之邪阻压脉道,导致濡脉。

所以,这位患者的所谓的浮脉,就当以浮细无力的濡脉而论。

这其实也就是体内的水湿上阻,把耳朵堵住了。那么,这幕后的“主谋”不就找出来了?

所以,对症下药,利水湿就可以了。怎么利呢?

主要就是通过排小便,这也就是所谓的“上窍不畅,泻下窍”。

所以,在此方中,主要就是用了张仲景的《伤寒论》中的五苓散配方。

其基本结构就是猪苓、茯苓、白术、泽泻、桂枝,在这里加入石菖蒲,总体看来,就是白术健脾燥湿,茯苓、泽泻、猪苓利水除湿,桂枝温阳化气,令水湿得阳气而化。石菖蒲,用于化湿浊、开耳窍。

问题解决了,但我还有一个问题,你们总是认为没有好中医,中医治不了病!到底是为什么?

真的是中医的问题,还是你们的偏见,崇洋媚外!

其实是有中医人的原因在的,我也不可能年轻的时候就跟现在一样,也是从没有一点经验走到现在的,起初给患者治病,都是按照书本上来的,也不知道从患者角度出发,刚开始还闹出了不少笑话,治坏几个患者也是发生过的事情。

但是,我们当时条件又没有现在这么好,个地方医疗资源也缺乏,我们当时参加了不少义诊活动,有时一去就是两三年,在农村,各种病症都见过,亲自接触过,实践过。

但是,现在呢,很少了吧,再加上西医的影响力更加扩大,中医都快要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了,现在的人,哪个不是西药治不好,西医不管用了才能想起中医来?

想着用中医兜底,这是把中医当神呢?神仙也有法术失灵的时候吧?更何况是中医人。

好中医不是没有,有医德的中医大有人在,只是可能被你忽略了,或者就是你没有遇到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