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喜有眼明交益友——《论语》悟读【464】

 新用户97560OBk 2021-09-11

有酒有肉,皆来锦上添花;

无米无柴,谁肯雪中送炭。

《论语》第十九篇第三章:

【原文】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译文】

子夏的学生向子张寻问怎样结交朋友。子张说:“子夏是怎么说的?”答道:“子夏说:'可以相交的就和他交朋友,不可以相交的就拒绝他。'”子张说:“我所听到的和这些不一样:君子既尊重贤人,又能容纳众人;能够赞美善人,又能同情能力不够的人。如果我是十分贤良的人,那我对别人有什么不能容纳的呢?我如果不贤良,那人家就会拒绝我,又怎么谈能拒绝人家呢?”

【悟读】

喜有眼明交益友,恨无闲暇读奇书。

人与人之间,皆有“理解、关心和认同”的需求,朋友是人生的一部分。本章阐述的是与人结交的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本章有两种观点。首先是子夏的观点,朋友可交则交,不可交则拒之;子张不赞同这一说法,其理由有二。其一君子尊敬贤人,也能容人,称赞好人,怜悯无能的人;其二如果是个很贤明的人,那他没有什么不能容纳的;如果不贤明,按照子夏的逻辑,别人就会拒绝,轮不到他去拒绝别人。


对于本章内容,王阳明的理解是,“皆无错,皆可用。子夏的话更适合小孩子,子张的话适合大人。两种方法须用得好,用得恰当才好。”


显而易见,在朋友结交方面,王阳明更为高人一筹。这是因为,


第一、人际交往构成整个社会,人只有融入社会,方能为社会认可,实现自我,谁也无法拒绝人际交往;第二、相对于社会人文精神,人总是有一定欠缺的,谁都是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第三、成年人肩负着文化传承之责任,也就有义务去帮助那些还有一些缺陷之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的结交,是人生的一件大事,这首先需要我们有一定的鉴别能力。对此,南怀瑾的观点是,闲人无乐趣,忙人无是非;而曾国藩《冰鉴》中则明确提出“识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江湖套路深,结交须谨慎。有三种朋友,切切不可深交,最好敬而远之。一、吃喝玩乐的酒肉朋友。二、恩将仇报的捅刀朋友。三、满嘴大话的表面朋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