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纸拿反施工失误,成桥梁界的神作

 钟家台 2021-09-11

图纸拿反施工失误,成桥梁界的神作

造桥工人将图纸拿反,反倒成桥梁界的神作,300多年从未被淹没!

自古以来,我国的造桥技术就是处于世界一流的水平,哪怕是现在高科技的时代下,很多古人的造桥技巧还是仿造不出来,一方面说明我国的造桥技术水平一流,另一方面也说明古人的智慧。不过在众多的桥梁中,有这样一座桥,工人失误将图纸拿反了,但依旧造成一座桥,并且距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还真是无巧不成书,也可以说很多事情,看似糟糕,背后却是另一片光明。

通常桥都是建造在水面上的,但是位于荷兰的这个摩西桥却是有一大半建在水中的,远远看去,好像是将水面分成两部分,走到上面你可以将手放在水面上,与河水亲密的接触,而大约有一米左右的高度都是陷在水里的,走在上面只能看见人的脑袋,个子稍微低点的人,甚至都看不到,可见也是隐藏的绝佳地,而这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当面摩西带领子民逃离埃及的场景。当然也正是这座桥名字的来历。

这个桥梁建造在17世纪,当时是荷兰为抵御法国和西班牙的入侵而建筑的,不过当时的设计师设计的时候并没有将这个桥建在水里,而是和正常的桥面一样横跨河水的中间,但是再制造的过程中出现一个小小的失误,当时的工人将图纸拿反了,按照反的方向做出来框架,当设计师再次看到的时候,突发灵感,按照反的方向重新设计,也就是现在咱们看到的嵌在水里的情况。

如今,这座桥距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从未被淹没,也没有损毁,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当时的人们选用的造桥原料是最好的热带木材,并且在木材的表面涂上没有毒的抗菌层,并且还用铝箔将木材包裹起来,不仅有效地防止木材腐蚀,也防止水淹没桥梁。看到这座桥后,很多人都敬佩当时古人的智慧。从此也成为荷兰的神作,而随着来旅游的人们不断增加,这座桥也因此成为网红。

世界上的很多事情还真是无巧不成书,如果没有工人的失误,激发了设计师的灵感,我们也见识不到这样的智慧结晶。很多人前往荷兰一睹它的风采,但在这里也提醒大家,注意安全的同时要保护文物,保护古人的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