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谈 | 上海地理脉络之寻访

 天袁地访 2021-09-11

秋意正浓

美谈·第24期

庚子·寒露

本期的作者张嘉瑜是布城马丁和袁童鞋多年的老友,是一位对地理、堪舆等传统文化颇有研究的同学。在读过布城马丁的“探访苏州河”系列之后,她也想表达一些她对上海地理的一些感悟,从她的角度进行了解读,欢迎阅读

欲探一城之龙脉,可寻一寻穿过其城之主要河流。

古往今来,凡是大的城,皆是大江大河而来。例如北京是北龙,由黄河和古代鸭绿江相交而来。即以长江、黄河作为主要河流,以此为界,将中华山脉地势分为三部分,称为三大干龙,分别为北龙,中龙和南龙。

而打开上海地图,见最大的一条河便是黄浦江,黄浦江是上海的标志性河流,流经上海市区,将上海分成浦西和浦东。

黄浦江是上海的重要水道,在上海市中心外白渡桥接纳吴淞江(苏州河)后在吴淞口注入长江,是长江汇入东海之前的最后一条支流。

再寻界气河,界气河乃最大河流上一条横插而汇入主河流并与主河流流向一致之支流。两水夹一龙,主河流与界气河之间形成的区域便是龙之所在。两水之间的宽度也决定了龙的宽度,越宽分量越重。

而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之处,即外白渡桥这里便称之为三叉口。从三叉口到水源开始的地方,叫水源的长短。书有云:“水源亦自有长短,长作军州短作县。论水源之长短,则龙脉之长短可卜;察长势之大小,则龙脉之大小可知。”

经由三叉口可知,上海的龙气盘踞于黄浦,静安,长宁,徐汇等地,即苏州河南岸于黄浦江之间。

水源为龙头,即龙脉的发源,上海之龙脉发于太湖,至三叉口处为龙尾。
从三叉口开始,逆黄浦江之流而溯,再寻得一条汇入浦江之支流,即淀浦河。与黄浦江,苏州河渐渐形成了一个围合的区域。逆淀浦河之流,遇分支即往围合处走,最后又遇苏州河,此交汇点即为分水岭,分水岭相对地势较高,好比人身之百会穴,而苏州河、木渎河,即从此处分流。流至“人鼻“之处,即是中心。 

气遇水则界,小小的木渎河将直冲而去的龙气缓留了一部分下来。故木渎河以西龙气较缓适合为官为政,以东更有激情,适合发展商业。

写到此处,忽然想到,站在更全局的角度,因为有了长江之界气河的黄浦江,而有了经济繁荣的长三角地区,而上海又成为了经济发展之最,也不难理解了。

(作者:张嘉瑜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