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穆:最后一位“至圣先师”

 bulaolindtsg 2021-09-11

“老师”这一词还有很多其他的叫法,比如“先生”、“夫子”、“师傅”、“师长”、“教谕”……但小可认为最好的称谓还是“人类心灵工程师”。

在文坛中,有不少名家还有着“心灵工程师”的身份,他们用文字灌溉心灵的同时,还担任着教书育人的工作,钱穆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1930年,钱穆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江南大学教授。

1949年南赴香港,创办新亚书院(香港中文大学前身)。1967年迁居台北,任中国文化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史学教授。

1986年6月9日,92岁高龄的钱穆在台北外双溪素书楼家中为学生上了最后一堂课。1990年8月30日,先生在台北杭州南路寓所无疾而终,平静安详地走完了他人生最后的一刻。一代大师隐入历史,享年96岁。

钱穆先生的逝世,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即传统国学的终结。

先生“万里曾家山入梦,一生为故国招魂”,时至今日,我们追思钱穆先生的同时,更不应该忘记先生一生对国人于中国文化精神的谆谆教诲。

《灵魂与心》,为钱穆先生探讨中国人的宇宙观、人生观的重要论著,是一部中国思想文化的养成史略。

先生在书中对中国古圣先贤的思想精华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发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深奥朦胧的难点,特别是对儒家、道家的思想演变历程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与梳理,全面展现了一代国学宗师对于“灵魂与心”这一中国传统哲学问题的深入思考。

在历史的思想路径中破解中华民族的信仰密码,在《灵魂与心》中,读者将跟随钱穆先生一道,去追寻中国人真正的精神出处。

- “人心一元论”与“二元人生观” -

在中国文化中,有一个“三不朽”的概念,即“立德、立功、立言”,大意是指人死之后,他的道德、事功、言论仍然留在世上,仍然留在后世人的心中。

这其中深层的真实表达在于,一个人的生命,如果能反映在别人的心里,这会是非常有价值的。所以我们经常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一个人如果对他人没有一点影响,真的是虽生尤死。

不仅是中国,在宏大、悠长的汉文化世界,东方人都希望死后的生平事迹、思想,能留在家族子孙或后世别人的心里,从而达到生命的绵延与不朽。

肉身纵是不复存在,精神、灵魂亦要永存,这是一种“人心一元论”。

而望向西方,灵魂和肉体却是对立的,灵魂如果不破灭,肉体则无法永生,由此便引申出感性与理性的对立:

感官是与物质世界接触的,而理性所接触到的是精神世界。由灵肉的对立,带来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对立,这是一种二元世界观演化出“二元人生观”。

( 图:师引,选自《灵魂与心》 )

这其中,中西方对“不朽”看法的差异很有意思。西方人的“不朽”是死后灵魂到另外一个世界去,而中国古人的“不朽”,是人死之后仍然留在这一个世界里。人生短暂不过数十年,倘若没有“不朽”,一个个体便如蝼蚁一般,渺小的无法留下任何痕迹,这自然是人类所不甘的。

因此,“不朽”是全世界共同追求的。但中西方面很大的一个不同是,西方将生命分割成两块,一块是灵魂,另一部分则是肉体。

在这样的二元观指导之下,西方人总是存在着灵与肉的矛盾。一方面,追求灵魂的“不朽”,另一方面,却苦于肉体的种种欲求。

中国人却从来没有这样的二元观。不论是孔孟的儒家,还是庄老的道家,追求的都是“天人合一”。中国人看重的是生命的整体。

生命随自然而来,自然也随自然消逝。因此,中国少了西方的矛盾,多了和谐。

人生亦是一个整体,作为一个存在了五千年的文化,中国文化中独特的生命力需要每个人来挖掘,我们不仅要知道自己身处在哪里,从何而来,去到何方也是必须要了解的。

- “心生命”与“身生命” -

但凡是有生命之物,皆有心灵、精神,便有保生的智慧,而人与动物的区别乃是以心灵精神为主。李白的诗,千百年在,活在许许多多人的心中。

身的温饱是短暂的,而心的安宁则是长久的。身体的享受无法与人分享,而心的收获则可以在分享中不断充实。

( 图:师引,选自《灵魂与心》 )

在钱穆先生的晚年,西方的思想在中国的社会已经渐呈暗涌之势。社会在改革进步,墨守从前的规矩自是不合理,但是对于我们自己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

过度西化的到来,对奢华生活方式的追逐,都是人们的欲望集中在对“身生命”的满足,却忽略了对“心生命”的雕琢。物质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一种是可以回想的,才会在生命中占有分量。另一种只是短暂的满足,并不会持久。

但有时,身与心的生命会发生正面冲突。

中国传统文化一向能懂得“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孔孟遗训,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即是教人要能牺牲身体的生命来完成护卫心的生命。更进一层,便知道我中华民族国家历史文化所积累的,正是由我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之心生命所积累而完成。

何以中国人不朽?何以中国精神不朽?中华五千年文明绵延,是全体中国人一条心的生命凝结,这种力量,始终寄存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于我们而言,理想人生当如张载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在病毒肆虐的今日,我们的成功有目共睹,也正是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更需要厘清我们作为中国人的精神溯源。

- “快”与“慢” -

与很多国学作品不同的是,《灵魂与心》本身含括了许多中西文化间的对比,而正是这些对比,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到更为真实的中国文化。

钱穆先生谈及西方重创造,而中国重养育;西方重方法,中国重功夫,还有新与旧,进与止,欲与情,德与力。

两者互相对比,也在互相补充。中国文化本就自有其优胜的一面,如中国重功夫,可是现在社会,只会一味追求速成,实在让人担忧。

凡事即言“方法论”,这背后则是急于求成的心态使然。

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源,不在于排斥西方文化、一味反对快节奏,这只会让更多人心生反感。

根源在于让中国文化,重新回到我们的精神世界。

中西文化的相融是必然的,但是,如何保住中国人的根,中国人的心,比刻板否定西方文化要重要得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