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卡21天之《秋天的况味》

 五艘文集 2021-09-12
欢迎来到打卡21天的第六天

晚上好,我是小暜,这是我21天读书打卡活动的第六天。

很荣幸能够被你阅读,希望在明天也能遇见你。

现在开始是小暜对几篇文章展开的感想。

书摘:

月正圆,

蟹正肥,

桂花皎洁,

也未陷入懔烈萧瑟气态,

这是最值得赏乐的。

——林语堂《秋天的况味》

梁秋实写螃蟹是在秋日吃应季的肥蟹配上酒,写了自己与家人们一起吃没有剥干净蟹肉的一些小趣事,又指出了自己剥壳吃螃蟹比在餐馆上直接呈上来吃起来痛快的味道更差的一些感觉,随后又写了各处螃蟹的做法和吃法,比较了不同处的一些优劣。同时又引用了古人的一些诗句,来与自己吃螃蟹的相同感受之衬托,显得文章,更具文采,也有一种文学的厚重感。语言风格独特,梁秋实就像一位老朋友一样如数家珍的把各地螃蟹的吃法介绍给我们,又有对如今北方没有这样风格,没有甜螃蟹的一些抱怨,主要是着重写出了不同地方的螃蟹的吃法,让人了解到螃蟹是一个非常受人欢迎的食物,也是一道名菜,有一定的历史,从而产生了其文学价值。

丰子恺的《论吃螃蟹》,由父亲爱吃螃蟹到兄弟姐妹五个人都爱吃螃蟹,父亲有言传身教展示与教授螃蟹的吃法,内行吃法,细致又独特。中秋节丰子恺与家人一同吃螃蟹,一种浓浓亲情溢出纸面。丰子恺借这篇文章借写螃蟹,怀念父亲,怀念儿时。在文章末尾,直述父亲已经不在,儿时更是不复存在的离愁,而在儿时剥螃蟹,与父亲一同剥螃蟹的时光更是不复存在。如此细致的写关于螃蟹吃法,既写下了儿童时光的快乐,又表达了对父亲一种怀念之情,整篇文章充满一种浓浓的情感。虽然只单单的写了螃蟹的吃法,但是满满的情意,让人更有别具一格的感受。

唐鲁孙先生作为满清遗少,自幼经常出入于宫廷之中对一些美食更是挑剔有见解,在他的《贴秋膘吃螃蟹,爆烤涮》这篇文章中有北方的饭食,平民的饭食到贴秋膘,写秋天吃螃蟹,着重写了螃蟹的贵贱,写平民能吃上一些肉或是螃蟹是算是不平凡的平民了。螃蟹的着墨虽然不多,但是关于其他美食烤肉,内容更多一些 。尽管唐先生曾谈到过北平正阳楼的蟹、天津水村胜芳的蟹、东北哈尔滨的大螃蟹,不过,最让唐先生念念不忘的仍然还是闻名遐迩的“昆山阳澄湖紫背金螫大蟹”。除了传统的将大闸蟹蒸煮后蘸着姜末米醋的吃法,以及将蟹黄做成蟹黄汤包、蟹黄烧卖、蟹黄翅羹、蟹黄狮子头等等烹饪方法,唐先生还特别提到了旧上海老晋隆的“炸蟹盖”:“到了大闸蟹上市,有一只时菜忌司炸蟹盖,把蟹蒸好,剔出膏肉,放在蟹盖里,洒上一层厚厚的忌司粉,放进烤箱烤熟了吃,不但省了自己动手剥剔,而蟹的鲜味完全保持,爱吃螃蟹的老饕,真可大快朵颐。”一九四九年以后,唐先生移居台湾。吃不成大闸蟹,只好试试当地所产的“红寻”、“清水蟹”,但终究差得太远,唐先生唯有移情于台湾乌鱼仔、泰国长脚虾等替代性美食。后来他听闻亲友谈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Samoa港出产一道时鲜菜“魔鬼蟹”,据说可与大闸蟹的美味一较高下。唐先生不禁在笔下回忆起过去饮酒吃蟹的岁月,他将吃蟹时该饮什么酒,也作了总结。

红楼梦里面的写螃蟹的文字,有一篇是专门设螃蟹宴的一个描写。一群姐妹和宝玉不过瘾,又接着吃,边吃边作诗。螃蟹性寒,黛玉不敢多吃,只吃了一点夹子肉。后来心口还是有点疼,要喝一口热热的烧酒。刘姥姥则是对螃蟹价格昂贵,进行了感叹。在这个宴会上,曹雪芹描绘了各位吃螃蟹时的样派。一场螃蟹宴,写出了众生相。这里写螃蟹的文字中,文章里面的人物特意写出了吃螃蟹时的一些诗句,使整个文章更有古典意味,而且也符合文章的真实性,里面的构建的就是一场奢华的宴会,有上层人气质的人一同聚集。细节描写的非常到位,前后呼应,有整体意识。对前面的章节有回应,对后面的章节有铺垫,对每个人物描写的细致又通过螃蟹来进行对人物的刻画,既推动了情节,又充实了文章的内容。螃蟹作为一个写作客体,发挥了它本来不拥有的一些价值。螃蟹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宴会,所以红楼梦里的螃蟹宴里面主角并非是螃蟹,而是吃螃蟹的各位人物。


图&封面/小暜

贴139邮箱/360866597

文字/小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