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湍急的生命之流:读《爱默生随笔全集》

 爬格子的兵叔 2021-09-12

湍急的生命之流

——读《爱默生随笔全集》

读书是要看缘分的,有些书合了脾胃,你就是会喜欢,有些书不合脾胃,再多的书单在推荐,也喜欢不起来。好的阅读体验是千金难求的,你看着作者如何看世界,你甚至投入到他看世界的过程中,感受思想的延伸,生命的律动。我们读书,不就是为了滋养我们的生命吗?

读爱默生是因为偏爱梭罗。梭罗的《瓦尔登湖》名满天下,虽然令人尴尬的是这部经典绝大多数的名声都来自于其中的名言摘句,但梭罗这本书的价值却绝不仅仅是,甚至不是那些名言警句,而是对一种生活理想的真诚践履。

践履与空想比起来,自然是琐碎和繁冗的多,就好像如今说鸡汤的人很多,做成鸡汤的人却没几个。说说漂亮话,浪费不了几个卡路里,踏实的做,那就难多了。流水账一样的《瓦尔登湖》原文,被束之高阁,出现“叶公好书”的困境,也就可以理解了。

    爱默生与《瓦尔登湖》的关系很近,当爱默生的管家梭罗因为兄长破伤风早逝而决心独居,以便完成关于兄弟两人曾经游历山水那段岁月的写作。爱默生为梭罗提供了自己在瓦尔登湖附近的土地,梭罗可以在爱默生的土地上自己建房子居住,权属归爱默生。这算是那栋还存在着的梭罗小屋与爱默生的关系。

    梭罗到瓦尔登湖并没完成关于那段游历见闻感想的写作,而是用自己的行动为一种生活方式做了一次实验。这种生活方式被叫做“超验主义”。而“超验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就是爱默生,梭罗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践履,就是受了爱默生的影响。这是梭罗有这样一次湖畔生活,并造就了《瓦尔登湖》的深层动因所在。

    简单说来,超验主义的大概意思就是强调一个人要过有灵性的生活,并且这种灵性不来源于经验也不来源于传统,而是来源于个人的反省、体验和对生命的领会,靠的是直觉。

这种直觉式的领会,面向的最主要的材料来源就是自然。在超验主义看来,自然是上帝在人世间的映像,通过与自然的接触,就能够实现与上帝的感通,这样就能够过有灵性的,本真的生活。爱默生的文章贯穿始终的思想内核就是超验主义,无论是他看待历史的方式,还是他看待英雄的方式,又或者,他看待各种行为是否本真,是否正当,是否富有灵性,贯穿始终的,都是超验主义的思想风格。

爱默生的文章很多,日记和札记也都出版了。国内各种版本的爱默生散文、选集、全集也随处可见。跟他那位著名管家梭罗的文章命运一样,爱默生最为人所熟知的,不是他的日记、札记、随笔、散文,也不是他的超验主义观点,而是各种散见各处的没头没尾且没有语境的名言警句摘录。

以这样搞一两个名言警句的方式读爱默生,无疑是种巨大的浪费。爱默生与梭罗一样,他们的超验主义更多时候不是一种精致的思想谋划,也不是一种自恰的哲学体系,而是一种直觉式的自我呈现,是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就是他们的生活本身。思想就是生活,爱默生当的起林肯对他的“美国的孔子”的评价。你若是当做把它当做超验主义这个概念的说明书来读,倒也未尝不可,只是,肯定要失去其中的一些值得反复玩味的内容。就像夫子的《论语》,真要是简单翻翻看,两万多字的内容,一个下午绰绰有余,还能有闲暇再摘几个警句出来。只是如此,总觉是入宝山而空回。

阅读爱默生的时候,最明显的感受就是他不热衷于修饰,不执迷于逻辑,任凭那种涌动的情绪和思想像一条湍急的河流一样澎湃浮沉,以此引你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我想读爱默生最大的意义在于,他能给你关于生活的一种全新视角,给生命多一种可能性,随着现象之流浮沉,寻找不同的生命领会。以前说什么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在于和谐一类的,真的套用的话,我想说,生命在于领会,切记体察,融入其中。爱默生的文章与现象学在这一点上异曲同工,涛涛奔涌的生命之流若是拿来当做静物来素描,可惜复愚蠢,投入其中,随其浮沉,会有不一样的风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