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松花江畔鹰屯苍鹰(亚成鸟)

 zzm1008图书馆 2021-09-12
赵胜文
关注

2020-12-05 

  日前(2020年11月1日至3日)深秋季节,我与几位影友相约一起去了一趟吉林松花江畔一个古老的村落“鹰屯”拍摄猛禽,“鹰屯”是中国著名的鹰乡,是中国古老鹰文化遗产传承所在地。在鹰屯短短三天中,拍摄到的猛禽近十种,有猎隼、长耳鸮、苍鹰、草原雕、长尾林鸮、雕鸮、金雕、普通鵟、鹰雕等。这里拍摄编辑的是苍鹰(亚成鸟),亚成鸟简单的说就是还未性成熟的鸟类,以及亚成鸟在猎食过程中与“环颈雉鸡”的一场生与死较量一些精彩画面编辑美篇,分享给亲朋好友们欣赏。

(有关“亚成鸟”情况介绍均来自网络)

器材: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850
光圈:f/18.0 焦距:105mm ISO:800

  这只看似精神又凶猛的苍鹰,是 “亚成鸟” ,因为它的腿受伤被人送到鹰屯救助站的,在这里它得到了很好的治疗与训练,待治疗痊愈经过野外训练后再放飞回归大自然。

  亚成鸟,一般是指那些在出生后一年或一年之内不能达到性成熟的鸟种个体发育的一个阶段(时期),人们对其身体发育和性发育程度的一种介定与描述。

器材: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500
光圈:f/7.1 焦距:200mm ISO:1000

亚成鸟简单的说就是还未性成熟的鸟。

  亚成体是指个体发育过程中幼体时期之后,成体时期之前的个发育状态。一般出生后一年之内应介定为幼体,能够正式参加繁殖即成为成体。由于雀形目鸟类一般可在一年内性成熟,因此亚成体的概念不在雀形目之中使用。

  亚成鸟是主要指已经可以独立捕食,但性没有成熟的鸟。这种成长的阶段并不是每一种鸟都会经历的阶段,有些鸟直接从幼鸟变成了成鸟,而有些鸟则是会有亚成鸟这个阶段。

  亚成鸟主要的区别在于一些一年内可以成熟的鸟就直接跳过了亚成鸟的阶段,而那些需要多年才能性成熟的鸟在这个阶段就叫做亚成鸟。

  亚成鸟这个阶段的鸟普遍生命周期都比较长,需要存在亚成鸟的阶段来过渡一下,因为可能在亚成鸟这个阶段也许已经脱离了母亲的照顾,但是并没有像成鸟一样那么身强力壮,所以形态和行为上会发生一些变化,从而可以提高生存的几率。

  为了便于理解,举个栗子:像夜鹭是亚成鸟存在的是典型例子,夜鹭在亚成鸟阶段身体会麻麻的,因为夜鹭在这个阶段会比较弱小,需要让自己的身体麻麻的,从而隐蔽在环境里,躲避一些天敌,从而提高生存几率。

  苍鹰的别称:鹰、牙鹰、黄鹰、鹞鹰、元鹰。

  苍鹰是中小型猛禽。体长可达60厘米,翼展约1.3米。头顶、枕和头侧黑褐色,枕部有白羽尖,眉纹白杂黑纹;背部棕黑色;胸以下密布灰褐和白相间横纹;尾灰褐,有4条宽阔黑色横斑,尾方形。飞行时,双翅宽阔,翅下白色,但密布黑褐色横带。雌鸟显著大于雄鸟。

  苍鹰食肉性,主要以森林鼠类、野兔、雉类、榛鸡、鸠鸽类和其他小型鸟类为食。栖息于不同海拔高度的针叶林、混交林和阔叶林等森林地带,也见于山施平原和丘陵地带的疏林和小块林内。

  苍鹰视觉敏锐,善于飞翔。白天活动。性甚机警,亦善隐藏。通常单独活动,叫声尖锐洪亮。见于整个北半球温带森林及寒带森林。

  苍鹰的形态特征:苍鹰成鸟前额、头顶、枕和头侧黑褐色,颈部羽基白色;眉纹白而具黑色羽干纹;耳羽黑色;上体到尾灰褐色;飞羽有暗褐色横斑,内翈基部有白色块斑,初级飞羽第4枚最长,4-5枚,第2-6枚外翈有缺刻,第1-5枚内翈有缺刻。

  苍鹰的尾灰褐色,具3-5道黑褐色横斑。喉部有黑褐色细纹及暗褐色斑。胸、腹、两胁和覆腿羽布满较细的横纹,羽干黑褐色。肛周和尾下覆羽白色,有少许褐色横斑。虹膜金黄或黄色,蜡膜黄绿色;嘴黑基部沾蓝;脚和趾黄色;爪黑色;跗蹠前后缘均为盾状鳞。

  苍鹰的雌鸟羽色与雄鸟相似,但较暗,体型较大。亚成体上体都为褐色,有不明显暗斑点。眉纹不明显;耳羽褐色;腹部淡黄褐色,有黑褐色纵行点斑。

  苍鹰的幼鸟上体褐色,羽缘淡黄褐色;飞羽褐色,具暗褐横斑和污白色羽端;头侧、颏、喉、下体棕白色,有粗的暗褐羽干纹;尾羽灰褐色,具4-5条比成鸟更显著的暗褐色横斑。

  苍鹰的栖息环境:苍鹰栖息于疏林、林缘和灌丛地带。次生林中也较常见。栖息于不同海拔高度的针叶林、混交林和阔叶林等森林地卅,也见于山施平原和丘陵地带的疏林和小块林内。

     苍鹰的生活习性:苍鹰是森林中肉食性猛禽。视觉敏锐,善于飞翔。白天活动。性甚机警,亦善隐藏。通常单独活动,叫声尖锐洪亮。

  苍鹰在空中翱翔时两翅水平伸直,或稍稍向上抬起,偶尔亦伴随着两翅的煽动,但除迁徙期间外,很少在空中翱翔,多隐蔽在森林中树枝间窥视猎物,飞行快而灵活,能利用短圆的翅膀和长的尾羽来调节速度和改变方向。

  在林中或上或下,或高或低穿行于树丛问,并能加还飞行速度在树林中追捕猎物,有时也在林缘开阔地上空飞行或沿直线滑翔,窥视地面动物活动,一旦发现森林中的鼠类、野兔、雉类、榛鸡、鸠鸽类和其他中小形鸟类的猎物,则迅速俯冲,呈直线追击,用利爪抓捕猎获物。

  苍鹰的体重虽然比等中型猛禽要轻五分之一左右,但速度要快3倍以上,伸出爪子打击猎物时的速度为每秒钟22.5米,所以捕食的特点是猛、准、狠、快,具有较大的杀伤力。

  苍鹰凡是力所能及的动物,都要猛扑上去,用一只脚上的利爪刺穿其胸膛,再用另一只脚上的利爪将其腹部剖开,先吃掉鲜嫩的心、肝、肺等内脏部分,再将鲜血淋漓的尸体带回栖息的树上撕裂后啄食。

  这里上演了一场苍鹰 “亚成鸟” 与 “环颈雉鸡” 生与死的较量。

  一般情况下,任何猛禽发现猎物,会立即扑上去,用利爪死死抓住猎物不放,一只爪抓住猎物身躯,另一只爪紧紧抓住头颈部,利爪深深刺进猎物头颈部肉里,使猎物立即毙命或失去反抗能力。

  这只苍鹰(亚成鸟)看到眼前猎物(环颈雉鸡)没有立即扑上去猎杀,而是站在那里犹豫不决。

  从这只亚成鸟见到猎物犹豫不决的精神状态来看明显的就是底气不足。

器材: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500
光圈:f/7.1 焦距:200mm ISO:1000

  鹰屯救助站的老师介绍,这只未成年的亚成鸟是因为它的腿受伤被人送来救助站医治的,现在每天都带它出来进行训练,待痊愈后在放生回归大自然。

  这只苍鹰(亚成鸟)犹豫片刻,最后还是慢慢靠近猎物“环颈雉鸡”。

它伸出锋利的右爪试着准备抓捕猎物。

  环颈雉鸡为了活命,立即本能的扑腾起来。

苍鹰伸出鹰爪紧紧抓住环颈雉鸡不放。

这只亚成鸟又在试探着接近环颈雉鸡。

  发现苍鹰的接近,环颈雉鸡又本能的做出激烈反抗。

  环颈雉鸡为了活命,本能的不断的扑腾进行反抗。

  这只苍鹰不知是因为它的腿受伤没痊愈,抓捕猎物使不上劲,还是因为是只亚成鸟还没有捕猎经验,面对猎物的扑腾反抗显得很无奈。

  环颈雉鸡扑腾的累了,趴在地上不动,苍鹰似乎也累了,站在猎物那里也在短暂的休息一下。

  稍息片刻,当苍鹰用爪再次抓捕猎物时,环颈雉鸡立即又扑腾起来。

  苍鹰紧紧抓住环颈雉鸡不放,环颈雉鸡做垂死挣扎,把苍鹰在地上拖拉着转了好几圈。

  苍鹰紧紧抓住猎物背部不放,被环颈雉鸡在地上拖拉的情景。

  面对环颈雉鸡的强烈反抗,这只亚成鸟显得毫无办法制服眼前的猎物。

  苍鹰瞪着双眼,伸出利爪,又准备对猎物下狠手(爪),又是新一轮的较量开始了。

生与死双方拼搏你来我往不相上下。

  在猛禽苍鹰的面前,环颈雉鸡终究是猛禽扑食的猎物。

  环颈雉鸡也是活物,只要还活着,动物的本能就会做垂死挣扎。

环颈雉鸡在与苍鹰做最后的生死较量。

苍鹰与猎物环颈雉鸡扭打翻滚在一起。

  就这样苍鹰与环颈雉鸡你来我往在一起撕打经过几个回合,不分胜负。

  可能是苍鹰这只亚成鸟的腿受伤还没痊愈,抓获猎物时不给力,也可能是猎物环颈雉鸡反抗的太厉害,奇迹出现了,苍鹰放弃了猎杀环颈雉鸡,使这只环颈雉鸡暂时保全了生命。

  看!这只腿受伤还没痊愈斗败的苍鹰,沮丧的放弃猎杀离开了现场。

  一场生与死的较量就这样结束了,苍鹰这只亚成鸟以失败而告终。

  愿这只苍鹰(亚成鸟)在救助站尽快养好伤,通过野外功能训练康复后早日回归大自然,健康成长,重振雄风。

器材: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500
光圈:f/7.1 焦距:200mm ISO:1000
器材: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500
光圈:f/7.1 焦距:390mm ISO:1000
器材: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500
光圈:f/7.1 焦距:360mm ISO:1000
器材: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500
光圈:f/7.1 焦距:360mm ISO:1000
器材: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850
光圈:f/16.0 焦距:55mm ISO:8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