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红梅| 孵化论文的前奏,是否有和你一样的方式?

 凌哥英语 2021-09-13

温馨提示

请不要错过今天的第3篇文章:如何上好一节单元复习课(以教科版小学英语五上Lesson 1 What is she doing为例)



孵化论文的前奏,是否有和你一样的方式?

桐乡市城北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振兴西路小学 沈红梅

暑假,于我们老师而言应该是时光的美好馈赠吧!这个假期中,我将龚亚夫老师的《英语教育新论:多元目标英语课程》完整地拜读了一遍。史欢萍老师之前已分享了她的好几章阅读记录,也正是寻着她的悦读精神,我也写写自己的阅读回忆。

读着龚老师的文字,除了他的“多元目标英语课程”,我更感觉到这是一本心理学英语教育著作。例如:语言课的目的是使得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管理不断承担更多的责任;培养学生的心育;教学材料要与学生内心的个性和心理活动结合;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成为“可能的自己”或“理想的自己”等等语言,都能够让一位英语教师在当下的学生身影中有深切的认同与感触。借着阅读此书,我结合自身日常论文素材搜集的过程,与大家交流我的三个分享点:

一、你有边阅读边划重点的习惯吗?

记得刚拿到这本书时,有小伙伴们不约而同地问凌老师“可以划一划,写一写吗?”我总习惯了在阅读一些教学类书籍时,拿着笔将阅读中自认为重点的字词句圈圈划划。可能这是最笨的办法,但总觉得这是挺有用的方式。比如在确定写这个主题之前,我又将这本书拿出来翻翻回味回味,二次阅读中我就将目光放在“敲重点”部分,可以说这是由厚变薄的过程。有时阅读一本书的第一遍,我基本是在几个睡眠之后就消失80%印象了。因此有时第二、第三次拿出来翻阅时,同样的一段话,可能经过自己昨天607班的那次课堂实践,这周教研活动中伙伴提出的一个思考困惑,我又找到了新的解读与答案。

二、你有看重点、提问题的习惯吗?

在第N次读到之前标注的重点内容时,有时会因为前后内容的遗忘而产生新的困惑点。有时觉得结合实际课堂,应该会有实施的差距,于是会将自己的教学困惑点通过问题串的方式,写下来问问自己,或者再回到阅读中,去细细读一读。比如文中提到的两个点:学习怎样的材料才能使学生既有源于自己的知识支撑,又能产生互动和真实的交流?究竟什么语言材料才能让学生“自己使内容真实化”?

三、你有依据重点拟写新思路的习惯吗?

有时再次阅读时会有新的灵感,便将它用另一个颜色标记下来,可以是论文的一个中心点或课题的一个拟定主题。比如上面提到的“究竟什么语言材料才能让学生自己使内容真实化?我或许可以结合学生和我校实际环境,拟定“依托生态园实践,以原生态写作为路径的真实性写作探究。在P281“多元任务大纲与校本课程”这一节内容中提到“协商式大纲”(negotiated syllabus)这一概念,我们可以学科组为单位,进行“部分协商式大纲”理念下,英语活动库的项目组建的研究。

有时方便于随时查阅参考,我们更习惯于将重点放在手机备忘录中,将其以不同主题归类,在阅读中不断丰厚输入,不断更新输出。

(图1)

(图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