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道对联题引发的“牢骚”

 秋平说 2021-09-13

一道对联题引出的“牢骚

     刚结束的江西省七校联考语文试卷中有一道对联题,全班近120人只得三人得了满分,不到三十人得了一半的分数,得分率可谓低到了尘埃了。

    那么,得分情况为何会如此凄惨?细细想来,原因不外有如下几点:一、近年来中考高考都未曾考过,于是老师们也就未曾认真讲过。二、学生们的文化底蕴太浅,读的书太少,特别是对古诗文的阅读与积累太少。三、学生们未曾拟写过对联,自然陌生。

        如此大众化的一个传统文化样式为什么变成一道考题却难住了如许多的学生,且是高三文科班的学生呢?原因何在?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先说说我们的教学。自有中高考以来,自要对老师的成绩排出个一二三以来,我们的教学向来就变成了考试的附庸,打个比方来说,假如考试是太阳,教学便成了围着太阳转的行星,语文也好、数学也罢,政治也好,历史也罢都只是围着太阳转的一颗行星,摆脱不了考试这个颗术阳的引力。于是,要考什么我们便教什么:读书做摘记,老师说是为了写篇好作文;练字,老师强调写一手好字才能得个好分数……

       于是那些考的,考得多的,老师便讲得多、练得多,强调得多,至于那些考得少的,甚至是有几年没考的,老师便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于是,诗词写作不教了,因为高考与中考都说“写一篇不少于800或6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应用文写作少教了,因为考试几乎不考;……

       如许种种,老师在研究透了所谓的教纲与考纲后便只教会考的与可能会考的,如是下来,我们的学生便都因此变得残缺不全起来:音韵是不懂的,平仄是不会的,语法是不知的,至于诗、词、歌、赋、对联这些老古董,便只要能读懂一二,卖弄二三便好,拟写那就太过高标准严要求了……

唐诗宋词

     再说说我们的学生。他们太忙了,太辛苦了,太累了。为何?他们有写不完的作业刷不完的题。真正是五更起三更睡了。看电视了解新闻时事?没时间。阅读散文小说培养底蕴?没时间。写诗词拟对联?那就更没时间了。好不容易有点时间,那还不得补补觉,玩玩王者荣耀什么的,否则便要跟不上这个时代前进的脚步了。于是,他们上课听老师讲怎样解题,下课呢?自然是用老师讲的解题诀窍去刷题了,什么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什么精品小题一遍过,什么精选38套,什么百所重点中学精品集,什么学海风暴、什么状元题集……最后便只能是“为人性僻单刷题,考不惊人死不休”了。

       至于什么传承文化,死去;什么文化底蕴,边去;什么诗词歌赋,远去……如此一来便有了这样许多学生,说文化万事不知,谈解题百计千方。幸运还是不幸?

       等到大学之后,他们回转来说:老师,我们在大学里真真是不敢开口,因为那些大城市来的同学他们说的都是我们未曾接触过的,他们开口埃略特、闭口伍尔芙,而我们搭不上话插不上嘴……每当这时,总是特别愧疚,这老师做得,让学生蒙羞了!

        还有别的要说说么,自然还有的。只是再往深处说似乎会更多开罪的人,不说也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