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听《“三新”与语文课程改革》讲座反思

 秋平说 2021-09-13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在即将迎来北京大学120周年庆典的美好季节里,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2018)”——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和教研员研修项目北京大学高中语文班,聆听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语文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中小学语文统编本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老师的《“三新”与语文课程改革》的精彩讲座,讲座围绕“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这一主题,对新发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独到的讲读,听完讲座,受益匪浅,有如下反思:

  • 新课程

“语文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说是语文新课改的质的飞越。“语文核心素养”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宗旨性概念,统领整个课程,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完全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契机,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这是语文学科独有的,具有本质意义。

  • 新教材

     “统编本”语文最主要的特色,就是“读书为要”用一家媒体的报道标题来说就是“新教材专治不读书”,无论怎么改革,对语文来说,说一千道一万,还是离不开读书,所以说,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培养学生读书兴趣。让读书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成为学生今后生活的一种享受。

新教材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努力:

1、  区分不同的课程,增强文本教学意识。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做两件事情:一是自己要读课本,擦拳磨掌,放下所有的成见,重新读课文,自己要有感受,这样讲课才有温度,有温度的课堂才是鲜活的课堂;二是想想本班学生在阅读此课本时有什么样的反应,读的过程中有哪些难处,提前考虑了这些问题,讲解时才能有的放矢。

2、  采用“1X”的方法拓展阅读

在讲解完课文时,尽量多给学生提供课外拓展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面。

3、  授之以渔,要教读书方法

一堂课讲下来,要给学生积累些“干货”,这里说的所谓“干货”就是读书方法。

4、  关于整本书阅读

要强调学生读书,但不能把阅读处处指向写作,甚至和考试挂钩,这样还没阅读,阅读兴趣就减半了,不要过程管理,可以目标管理。读书要涵养性情,培养学生高雅的兴趣,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应该是博雅的生活,要有阅读契约精神。

  • 新高考

1、  命题将更加注重考阅读速度,题量会增大

初中就应该开始提高阅读速度,要培养快读、浏览的能力,在有精读的同时培养泛读的能力。

2、  命题所依赖的材料范围将大大拓展

让课堂教学多往课外阅读延伸,多鼓励广泛阅读,多关注社会,不能处处扣着考试只读那么一个小的范围。平时打开视野,这样考试时即使碰上陌生的概念也不会慌神。

3、  更加注重信息筛选处理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的考查

这些年,高考语文在强化检索能力的考查,这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

4、  文言文考试的变化

断句题和翻译题会增多,虚词等的知识性的考查相应减少,增加了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所以,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也要培养学生读文言文的语感。

    总而言之,“三新课标”已经走进课堂,作为教师,我们应把握时代的脉搏,顺应历史的要求,那就要迅速转型,由知识仓库型升级为创新型教师,以创新教育来促进社会的发展。我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满腔热情,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争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最后,我要衷心的感谢国培的专家们,对我们极其用心的指导,是你们给学员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平台。一直激励着我,你们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一直让我感动,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会给我极大的推动作用,正如一位老师所说的:这次培训像梳子,帮我反思,梳理过去的教学理念;像春风,给我送来春的气息;像舞台,给我展示自我,收获自信的机会;像灯塔,照亮我努力的方向。认真领会到让自己学有所学,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国培激励着我立足县城这个淳朴、广阔的教育天地,在付出、耕耘、努力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向着研究型教师的目标前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