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中秋,夜阑人静。半个月亮爬上了对面的房顶,把如霜似水的清辉泻在窗台上。耳边仿佛传来了阎维文的歌声:“夜深人静的时候正是想家的时候。老家,那个魂牵梦绕,生我养我的衣胞之地,那个心心念念难舍难忘的曹村老宅子,一下子从地球的另一端蹦到我的面前。大门上的每道划痕和斑驳,都是那样的清晰。院子地上铺的每一块砖,整的,踩碎了的都历历在目,连砖缝里长出来的小草小花,小蚯蚓都那样活灵活现。我的老家,四间石灰和泥巴砌成的瓦房,前面院子,后面菜园。菜园里一年四季长着时令蔬菜,瓜果飘香。一到夏天,三面园墙上爬满了丝瓜藤,大大小小的丝瓜垂落于藤下掩隐在花叶之间。到了深秋,吃不完的丝瓜老了,皮枯囊干籽黑。我父亲就把它们摘下来放在堂屋地上。晚饭后,一家人齐动手剥丝瓜皮。取出乳白色的囊子晒干扎成捆,然后我去天王中学上学时,带到收购站去卖,攒的钱交书本费。老家最让我引以自豪的是门前的一口水塘。它可是我家门前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我家那低矮破旧的老宅增色不少。半个村的人都来这口水塘淘米洗菜涮衣服。水塘边一溜烟的长青石铺成的码头。无论是清晨还是夜晚,那清脆而有节奏的捶衣声伴着哗哗的水声,声声入耳,景景入梦。我还在塘边栽了棵杨柳树。每到春天,那势如剪刀的二月春风,把柳树剪裁的枝蔓婆娑,柳絮飞扬,煞是好看。可是好景不长,一到夏天,柳叶上长满了洋辣子。一旦刮风,洋辣子身上像刺一样的毛落到人身上刺痛难忍,引得村民怨声载道。没办法哟,民意难违,我父亲只好将柳树砍了。为此我还耿耿于怀唏嘘了好久。傍晚时分,父母干活都还没歇工。肚子里没油,早就饥肠辘辘了,便站在塘边看鱼儿觅食寻欢,等着父母收工回家。水面上飘浮着菜叶和树叶,引得鱼儿不时往上跳。特别是水塘周围的树木疏枝横斜倒映在水中,水底暗香浮动鱼翱浅底别有一番景致。尤其是到了有月亮的晚上,一轮明月升上了天空,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亮。微风徐来,卷起层层涟漪,水波荡漾。它荡碎了水中的圆月。也荡走了我一丝天真的浪漫。这是小时候定格在我记忆中最美的图画。夕阳西下,各家各户的鹅鸭都从笼子里放了出来, 扑入水中追逐戏嘻,“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个沸腾的傍晚就在各家各户的袅袅炊烟中进入高潮。扛着梨牵着牛羊担着萝筐的大人们疲惫地回到村里。顿时,村里热闹了起来,连我家大门楼子上,瓦楞里的仙人掌开出的小黄花,也在夕阳的映照下生机盎然,朵朵生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此时,故乡的明月只能一遍遍在梦中重温。那一缕缕挥之不去的乡愁,犹如一幅年代久远的黑白照片,隐隐约约模糊不清。身生之地的故乡在儿女的亲情中,在即将到来的中秋节日中,逐渐变得清晰明朗起来,让人越发思念起家乡的月亮和老宅子来。几回回梦里回老家,推开门就去拉电灯开关线,可灯就是不亮。原来,我出嫁时村里还没有通电,难怪电灯不亮。醒来时莫名的惆怅,旋即泪水滑出了眼眶。有人说,人最难触碰的思念不是远方,而是梦中慈爱的故乡。老家的影子总是不经意的出现,她轻柔缠绵。思念老家时,总是相伴着泪水与微笑。因为,那里有我少女的梦想,那里有我父母慈祥的笑容,那里更有我兄妹几人的青春模样。哪怕你走到海角天涯,只要你梦里还有老家的影子,心里还镶嵌着那轮有时被尘埃笼罩着的月亮,你就是最幸福的人。即使回家的路山高水长,你也不会迷失在回家的路上。但愿今晚“夜来幽梦忽还乡”。
作者:詹重君。江苏镇江句容人,一个喜爱文字的退休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