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第九(2)

 Kimtsai 2021-09-13

胸痹,胸中氣塞短氣,茯苓杏仁甘草湯主之,橘枳薑湯也主之。

事實上這個胸並不疼的,要疼吃這個葯不好使。這個胸痹,胸中氣塞,就是胸脹悶的厲害,為之氣塞,胸中感覺這個氣滿脹,氣塞於胸中。短氣,就是我們早講過的有水氣,往上攻得厲害。茯苓杏仁甘草湯主之,橘枳薑湯也主之,這也是看情形,茯苓杏仁甘草湯以祛水為主,所以偏於治短氣;橘枳薑湯以行氣為主,以治胸中氣塞為主。

這兩種癥候你可要知道,胸中氣塞沒有不短氣的,氣塞於胸中也沒有不短氣,但是要以胸中氣塞為主,你用橘枳薑湯;如果要以短氣為主,就是感覺呼吸困難,胸當然也是悶的,可是不是主要的,用這個用茯苓杏仁甘草湯,祛水就行。所以雖然說茯苓杏仁甘草湯主之,橘枳薑湯也主之,事實上並不是同一個癥候,因此在辨證的時候,我們要給人治病啊,非得詳細斟酌不可。有「大概行」的想法,這是危險的。總之要把這個癥候搞清楚,但是這兩個方子用錯也不要緊的,這個不害人,都是有效但是不恰好。該祛飲你過於行氣了,短氣方面治療上雖然病人舒服一些,但還是短氣得厲害,因為你沒有大量祛水;如果胸中氣塞為主,你盡祛水也不行,他氣還憋著呢,所以我們在問病的時候要細心。

茯苓杏仁甘草湯方就三味葯,茯苓、杏仁、甘草。茯苓三兩,茯苓我們知道的,利尿去飲去水。杏仁也祛水的,我們後面講痰飲就知道了,裡頭有一段講人身腫用麻黃,但由於這個人血太虛,所以不宜用麻黃而改用杏仁。杏仁與表葯配合在一起能解外邊水氣,與里葯如利尿葯配合在一起也能行水下氣,我們老說杏仁利肺也不儘是利肺,主要也是祛水。那麼少擱點甘草,因為短氣急迫,所以用甘草緩其急,不是說「急,食甘以緩之」。這三味葯重用祛水葯茯苓、杏仁兩味,甘草緩其急迫,這是以祛水為主的一個方劑。這個小方子挺好使的,要是心下有停水,有些短氣,胸中憋的慌,這方子好使。

橘枳薑湯方也就是橘皮、枳實、生薑三味葯,你們看看這藥用得相當重的。後世把這個橘皮說錯了,橘皮也就是燥濕,或者說破氣,一般都不用這麼重,但是我可常用一兩、八錢的。你看這個橘皮用多少我們好好研究研究,一斤就是十六兩,古人一兩合現在三錢,一斤十六兩不就是四十八錢嗎?就是四兩八,四兩八是兩付葯,他煮取二升,分溫再服嘛,兩付葯是四兩八,那一付葯是二兩四,這也夠重的,現在你開橘皮二兩四已經很重的,可是不這樣不足以下氣、去氣塞,不足以達到這個目的。所以對於我們用橘皮,古人說你看書就明白了,不是就用二三錢就不能多用了,再用就破氣了,哪是那個事。

枳實是佐橘皮以行氣、消脹滿,就是胸中氣塞。這個生薑用的分量也夠重,這個生薑既祛水,也治逆氣往上,所以治嘔,擱半斤,半斤也可觀了,半斤就是一兩二了,所以現在我們用生薑一兩二大家也看得稀奇,但是該用的時候你得多用。主要是上面陽虛,這根據上面胸痹來的,寒氣往上攻,所以擱點溫中的葯,只是用橘皮枳實不行的,得擱些生薑。橘枳薑湯這個小方也常用,假設是胸滿、心下憋,有些嘔逆什麼的,這個方子好使。這兩個方子,都是治胸痹,但是不能治疼,裡面沒有鎮疼的葯,我們在臨床上遇到胸痹的病人,如果只是胸滿的、憋的但不疼,我們要看情形、要辨證,他不那麼疼你用散結止痛的薤白也不對,古人用藥細的很,該如何用就如何用。

橘枳薑湯在孫思邈書中底下有小注,他注得很有意思:胸痹,胸中愊愊如滿,噎塞習習如癢,喉中澀燥,唾沫。這幅幅如滿就是氣塞,就是氣塞滿。噎塞,不但胸部這塊憋,咽喉也憋,噎塞就是氣還是往上撞的。習習如癢,老是像癢似的,所以我們治梅核氣這類的咽喉不利,常常大量用橘皮也起作用,我們常用的不是半夏厚朴湯嗎?這半夏厚朴湯合用橘枳薑湯也挺好,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來,噎塞習習如癢,咽喉老是不利落,老感覺發癢。喉中澀燥、唾沫,喉中感覺干,這後世方劑一看到喉中干,橘皮、生薑就不能用了,其實這個方子健胃,胃健就能生津,橘皮、生薑都能健胃,促進食慾,所以如果胃不好也有用橘枳薑湯的機會,要是加上人蔘、茯苓、白朮不就是茯苓飲嗎?茯苓飲就治胃的。那喉中澀燥,不能吃東西,也燥也干,但是由於胃中有水,所以多唾涎沫,這是孫思邈在方後他這樣注的,有助我們參考吧,橘枳薑湯葯我們是常用的。

胸痹緩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這個緩急者就是時緩時急的意思,這個胸痹痛只是痛,有時輕有時重,可是久久不愈。苡仁這葯是個解凝性的,能夠祛濕排膿,如果再有些濕飲,薏苡仁配附子治疼更好,這個就是痹痛偏有濕、偏有水,甚至偏於膿液型,但是在這裡不是用來排濃,不過事實上這個方子主要是排膿用的,我們後面要講的薏苡附子敗醬散,我們講到瘡癰證就有了。

一般治我們所說的岔里疼、肋骨神經痛,古人認為疼遇寒則疼、遇溫則解,所以無論是心疼還是肋骨疼,大概都是偏寒的多,光用涼葯不行,我們從上邊講到這裡,只用涼葯的沒有,裡面都是加上溫葯,這個附子更是溫的,這是古人的一種看法。

這是胸痹疼痛時緩時急,有用薏苡附子散的機會,這個葯很簡單,苡仁十五兩、大附子十枚,這是配成面的葯,別看分量這麼重,每次吃的其實並不多。右二味,杵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方寸匕合現在的分量也就是一錢上下,多也多不到哪去,所以量並不多。我們也常說這苡仁和附子也可以作湯劑,作湯劑附子量不要大,頂大量不要超過 6 克,現在我們用克說了,附子可以擱半兩到一兩,就是 3 克 15 克,這也挺好使。這方劑我也用過治過旁的病,用作治皮膚病用的機會挺多的,加上敗醬草更好了,等到講到薏苡附子敗醬散時候再詳細講這個方子。

那麼它治痹痛類似附子粥,但它偏於牢固,所以苡仁這個葯不像菖蒲,菖蒲是溫,它偏寒,是解凝性的,是一種祛濕祛水的葯,就是身體有時凝結,像關節炎,苡仁一般治關節疼,有時特別頑固就可以用它。這上面都是胸痹,底下就要講到心痛了。

心中痞,諸逆,心懸痛,桂枝生薑枳實湯主之。

心中痞,這是指心臟說的了,心中痞塞,心中有所痞結,就是不寬快,心臟病胸常感覺憋的慌。諸逆,這個諸逆概括很多了,像氣逆、嘔逆、沖逆等等。那麼心懸痛就是心痛如懸,心就像懸著那麼疼,感覺就是現在的心絞痛,那麼用桂枝生薑枳實湯治之。

桂枝是鎮痛葯,我們在表證身疼痛也離不開桂枝,那麼心疼呢也離不開它。為什麼它以桂枝為主,因為有諸逆,桂枝治氣上沖,所以治逆。生薑也治逆,嘔逆也是逆。同時還有痞,這痞非的行氣不可,所以擱枳實。那麼這個方子我們也常用,可不是單獨用,我們治心絞痛,常用大柴胡湯配合桂枝茯苓丸,這個很好使,你們可以試驗,這裡就有桂枝、枳實、生薑有這三味葯,所以它治心絞痛相當好使。

那麼如果再有熱,可以加石膏;血壓高心跳得厲害,可以加重桂枝、茯苓。這個大柴胡湯與桂枝茯苓丸的合方,你們可以試驗,臨床有遇到心絞痛,你們可以看看好不好使?但是大黃不要多加,如果這個人大便偏乾的話,大黃可以擱六克,如果大便根本就不幹,那麼大黃還可以少用。主要這個方劑概括了這個藥物,就是桂枝、生薑、枳實,挺好使的,我是常這麼用。心血管病並發高血壓,你加石膏,石膏配大黃降血壓挺好,很好使你們可以試驗。

不過這個書上只提出了桂枝、生薑、枳實,他就是治心臟感覺有狹窄滯擠的感覺就是心中痞,同時也疼,其痛如懸,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心絞痛的癥候,他這個說法可能指這說的,但是單用這個方子的機會很少,反而用大柴胡湯配合桂枝茯苓丸的機會很多,這個你們在臨床試試。這個也是我的一個同道,也是個大夫,他就用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治一切的心血管的病都好使,他是研究心血管病,所以常用,都沒有出過錯誤,如果心悸厲害大量用桂枝,這桂枝可以大量用沒有關係的,他就用過一兩桂枝,茯苓也可以大量用,這茯苓也治心悸,的你們可以在心血管病上試驗試驗看看怎麼樣?我用是挺好使的。心痛的厲害底下再說的。

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烏頭石脂丸主之。

心疼牽扯到後背,後背疼牽扯到前心,這叫心痛徹背,背痛徹心,沒有已時,老是這麼疼,這是最疼了。我們方才說了,古人認為寒往上乘的厲害,所以疼的厲害,因此集中蜀椒、烏頭、附子、乾薑這些溫性群葯,但是性辛,怕它太散,所以擱赤石脂,赤石脂是收斂葯,用來節制那幾味辛溫葯,所以古人的方子有一些妙的地方;他用一種赤石脂收斂養心,不讓他太散,這個方子我記得那個,馬王堆那女的,她那裡頭那個方子藥物就有類似的東西,烏頭、乾薑都有,她是有心臟病的嘛。

所以這個方子假設我們用於心絞痛的病人,真正寒極入陰了,可以用這個方子,但是烏頭用川烏頭,不用草烏頭。這個方子是治極寒而入於陰證的情況,可以這麼用,也許用丸藥更沒什麼關係了。

右五味,末之,蜜丸如梧桐子大,先食一丸,日三服,不知,一點一點增加,這個於人無害的,這個丸藥尤其治慢性病,不要急治,不要急攻,緩緩治療,你看心臟病不是急性病,用這個配成點丸藥沒有問題的。

我們說新地的心臟病,總是用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的多,我們行醫臨床上還是要辨證,也有極陰虛寒的情況,這葯也可以用,我們不要偏於一點,我們雖然在臨床上經常看到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的多,但是也要心中有數,得知道陰寒的這種情況,有用這個赤石脂丸的法子。

到這書就講完了,底下的九痛丸是後人添加的一個方子,治九種心痛,這都要不得,這後世的醫書就犯這個病,治某某等等之病,沒有那個方劑,哪有那個方劑啊?九種心痛用一個葯就能治療,可見這個葯只是通治方子,真正的大病,還得講辨證的,該用什麼葯得用什麼葯,你看我們從開始胸痹講到現在,方子講很多了,個個不一樣,見到痛就用這個九痛丸怎麼對呢?,九痛很多了,像蟲痛啊、飢痛啊,蟲證里急就不一樣,怎麼可能用一樣的方子,所以後世書方子都是這樣的。

但是這個方子我們看看它,附子、生狼牙、巴豆、人蔘、吳茱萸、乾薑,是個溫下方,那麼如果它有些陰寒的癥候,但是這個陰寒證屬實,他大便干,這個需要用溫下法,可以用這個,但也不是各種心痛都得用它,這是靠不住的,大家看到底下的註解作了商討的。

右六味末之,蜜丸如梧桐子大,酒下,強人初服三丸,日三服,弱者二丸。不但治九種心痛,還兼治卒中惡,卒中惡就是咱們平時說的急性卒厥,當時人事不知,巴豆就起這個功用,它是快葯,你看我們後頭要講的走馬湯就是起這個作用的。

卒中惡,腹脹痛,口不能言,這個就是用巴豆主要的一個癥候,腹脹痛尤其心下的地方閉塞的很,非急下不可的。又治連年積冷,流注心胸痛,底下注解這類情況用這個方子是可以的。多年的積冷流注在心胸,感覺心胸痛,並冷氣上沖,上沖沒有熱候,感覺有冷氣往上沖。或落馬墜車都有用巴豆劑的可能。巴豆是一種快葯,吃了讓人上吐下瀉,我們桔梗白散不就講了嘛,吐下的厲害喝點涼水就好了,所以這個葯啊,就是內里有寒有實,是個寒實證,所以用溫下法。巴豆本身這葯就是溫,是個熱葯,所以這個利於寒證實證,不利於熱證、虛證。寒實證而有心胸痛,像他所說的癥候,尤其有這個腹脹痛,腹脹痛也就是心下閉塞,這個是可以考慮的。

這一章短氣主要都講在胸痹篇里了,不單是說這個病,有時這個胸痹也會牽連到心痛,我們用過栝樓薤白湯治心絞痛,或者用栝樓薤白半夏湯,效果都不理想,但要是配合四逆散效果較好。我常配四逆散,四逆散就是柴胡、白芍、枳實、甘草,用四逆散加栝樓、薤白配上桂枝茯苓丸,我常這樣加,有時候也擱生薑,那麼這個配法也就包括桂枝、枳實、生薑,這三樣你都有了就是桂枝生薑枳實湯,另外再擱栝樓、薤白,治療心絞痛有時候也起作用,也挺好的。總而言之臨床上我們方劑的運用變化,你看書里有認識,到時你就會用的,這隨便舉個例子了。

但是栝樓薤白湯或者栝樓薤白半夏湯這類的方劑對胸痛好使,和心臟沒關係的那一種胸痛好使,只是單純的胸痛胸滿,那是挺好使的,就是像我們說的肋膜炎啊那好使,但是有一種偏於痰飲的,就是有嚴重水飲情形的,那時你只用栝樓薤白力量是不到的,有的時候要用到十棗湯,十棗湯我們講痰飲的時候就會講了,有的時候得用那個十棗湯,一般我們用栝樓薤白就行了,或用栝樓薤白半夏湯,都挺好使。

如果有胸脅滿要配合柴胡劑,在臨床上主要是這樣的,我們雖然對方劑要熟,你不要守著方子治病,那麼有這種心痛的病,但是現有柴胡證,胸脅滿、心煩喜嘔,那你就再配合柴胡劑使用這些方子都可以,所以我們每一個方劑的應用,既要熟,那麼對合方運用慢慢就會會了,我以前也是這麼學,所以我們要常臨床,一個方劑適應不了,你就多拿一個方劑,但是你方劑不熟,你哪都不知道就不行了,隨便加藥,亂七八糟就不好使了,今天就講到這了,有時間再詳細說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