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日学中医诊断》1.6. 四诊之一望诊④【望形态,姿态】

 心其和顺其然 2021-09-13

图片

图片

图片

望诊(二)

【望形态】 望形态是通过观察病人形体与姿态,来判断脏腑气血的盛衰,阴阳邪正的消长,病势的顺逆和邪气之所在。

1.望形体 外形与五脏相应,五脏强壮的,外形般强健。如骨骼粗大,胸廓宽厚,肌肉充实,皮肤润泽等。观察肌之滑涩 。可知津液的盛衰;肤理统密,可度营卫强弱;肉之坚软,可知胃气虚实;筋之粗细,可知肝血盈亏;骨之大小,可知肾气强弱。形肥食少,脾虚痰湿;形瘦食多,中焦有火;形瘦食少,中气虚弱。至于'鸡胸''龟背'等畸形,多属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损,或后天失养,脾胃虚弱。

2.望姿态 面唇指趾不时颤动,在热病中多为痉风预兆,在内伤杂病中。多为血虚阴亏,经脉失养。

四肢全体振动,多见风病,如痫证、破伤风、狂犬病等。战栗多见于疟疾发作或脓毒内攻。循衣摸床、两手撮空,是垂危证候。半身不遂、口眼喝斜则属中风。盛夏酷热,仆倒面赤而汗出,多为中暑。卧时面常向外,身轻自能转侧,多为阳证、热证、实证;卧时面喜向里,身重不能转侧,多为阴证、寒证,虚证;E时屈曲成团,多为阳虚恶寒,或腹部剧痛;卧时仰面舒足,常揭被为热证;衣被重覆,为寒证。坐而仰,肺实;坐而伏,肺虚。但坐不得平卧,E则气逆,多为咳喘肺胀,或水饮内停;但E不得坐,坐则昏眩,多为气血俱虚;坐粒不宁,多属脏躁。

图片

链接回顾


《百日学中医诊断》1.1 中医诊断学及其主要内容
《百日学中医诊断》1.2  学习中医诊断学的重要性
《百日学中医诊断》1.3.  中医诊断学的特点和原则
《百日学中医诊断》1.4. 学习中医诊断的方法
《百日学中医诊断》1.5. 四诊之一望诊①【望神】
《百日学中医诊断》1.5. 四诊之一望诊②【望面色】
《百日学中医诊断》1.5. 四诊之一望诊③【常色和病色】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