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德烈·莫洛亚:人的幸福感来自内在的调和

 Daweb_YN 2021-09-14
野心与贪心使我们和别人冲突,但还有更坏的灾祸的成因:即是和我们自己冲突。

“我也许做错了,也许自误了,但我已竭尽所能,我依着我自己的思想而行动的。我说过的话,或者我此刻还可重说一遍,或者假令我的见解改变了,我可毫无惭愧地承认是为了极正当的理由,因为我以前所依据的材料不正确,或因为我推理有误。”

当我们返顾昨日以至一生的行为而能说这种坦白的话时,我们是幸福的。只要有此内在的调和,多少苦恼的幻想,多少和自己的斗争都可消灭。

按诸实际,这自己和自己的协调是稀有的;我们内心都是冲突。我们中每个人内部有一个“社会人”与情欲炽盛的“个人”,有灵与肉,神与兽。

我们受着肉欲的支配,但在沉沦之后我们又很快回复为明哲之士,想到此层真是可憎。

阿道司·赫胥黎曾言:“一个人不能听从自己的'断续支离性’(discontinuité)来行事。他不能使自己在饭前是一个人,饭后又是一个人。他不能听任时间、心情或他的银行往来账去支配他的人生哲学。他需要替自己创造出一个精神范型以保障他的人格之赓续性。”



但这内在的秩序与和谐是难以维持的,因为我们的思想,其实在的根源多数和我们所想象的有异。我们自以为是理智的推敲,其实是我们用了错误的判断与并不坚实的论辩,以满足我们的怨恨或情欲。

我们怀恨某个民族某个社会,因为这民族这社会中的一个人,在我们一生的重要场合损害了我们之故。我们不肯承认这些弱点,但在我们内心,却明知有这些弱点存在,于是我们对自己不满,变得悲苦、暴烈、愚妄、侮辱朋友,因为我们知道自己不能成为愿望成为的人物。

在此,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的教训,便变得重要了。一个智慧之士,若欲达到宁静的境界,首先应将使他思想变形的激情与回忆,回复成客观的、可以与人交换向人倾吐的思想。

安德烈·莫洛亚,法国传记作家、小说家。作品中最有特色的是传记,是传记文学体裁的创始人。著名小说有《贝尔纳·盖奈》、《布朗勃上校的沉默》、《气候》等,传记有《雨果传》、《巴尔扎克传》、《雪莱传》、《拜伦传》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