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实战经验总结:常年咽炎,可能是脾肺气虚!补益脾肺是基础

 学齐宜荷 2021-09-14

在随老师一起出诊的那会儿,遇到一位快50来岁的女性患者,她就是慢性咽炎,声音嘶哑已经有很长时间了,而且症状时轻时重,总是无法彻底痊愈。据患者描述,近段时间炎症突然加重,随之声音沙哑也特别的严重,伴有咽痛、咳嗽,全身乏力、不想说话等症候,医院的诊断就是慢性咽炎,但是吃药调理的期间,效果却不是很理想。

刻诊时,发现患者舌质有些淡红,脉象沉细,且苔薄白,整个人显得气短懒言,不爱说话,神疲乏力。

经老师辨证后,给出的结论就是脾虚气陷,津不养喉。大致意思就是说患者的咽炎和脾虚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是如何看出有脾虚的?

其实,这倒不难,首先患者舌质淡红,脉象有些沉细,舌苔薄白,且浑身乏力、懒言,这些都是脾肺气虚的主要表现。舌质淡红,就是说气血不足;脉象沉细,则表明气血无法鼓动我们的脉道。脾肺气虚,那么气血就无法濡养我们的周身,于是我们就会乏力、懒言。

文章图片3

脾虚和咽炎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这也不难理解,首先,若是脾不足,气血生化肯定也会不足,当然就不能濡养我们的周身,更不要提咽喉了。

其次,若是脾不足,肺气也会跟着不足。而我们的咽喉为肺之所系。肺又为声音之根。若是肺气虚,那么我们的声音肯定会有异常。

文章图片4

要如何调理?

既然上面提到了脾肺气虚,那么首当其冲,调理就要以补益脾肺为基础。

而在众多的调理方法中,值得一谈的就是出自近代医学大家张锡纯的《升陷汤》了,这里面所用到的黄芪能补益脾肺之气,而知母则能润肺,同时还能制衡黄芪的燥性。升麻和柴胡能提升中气,这个就不用多说了。桔梗能够引脾气上升于肺,利咽喉;而桑寄生则是能补益肝肾,另外就是配合黄芪来补气。用杏仁能开肺气,从而令肺气活络起来;仙鹤草则是能止血,在这里面用到的瓜蒌皮和浙贝母主要是用来清热化痰的。

现如今,随着日常生活和作息的影响,有咽炎的患者也随之增多了起来。那么,我们就不能一遇到咽炎,就总想着去清火。有的时候,如果伴有明显的全身乏力、大便溏稀、不想开口说话且声音嘶哑,脉象也较为沉缓、细弱等,这就需要考虑是不是脾肺气虚导致咽喉不得濡养所致。那这个时候的调理,就要以补益脾肺为基础了。

最后,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肺胃阴虚,就不能大量地用黄芪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