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车买来2个月,刹车失灵导致事故?4S说:车没问题!

 大虎悠 2021-09-14

大虎悠是一个铁杆“电台聆听爱好者”。有事儿没事总喜欢收听广播节目,尤其是新闻类、财经类、市民生活类节目。上星期无意间收听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中波990频率”《海波热线》节目,当时刚好是一则汽车事故纠纷案件,于是就一直守到了节目尾声。

实话说,听完这一起“疑似车辆失控”的投诉案件之后,我思考了很久。——因为联想到过去很多起“疑似车辆失控”的案件,我开始反思甚至怀疑,我们会不会存在“心理上过于偏向消费者,而忽略了事实真相”的可能性?

为什么我会产生这样的反思呢?今天我就带着大家,顺着《海波热线》的这一期节目往下聊!我也非常希望了解到,咱们广大车友在完全了解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您会有什么想法或者解读。

新买的车,倒车加速失灵

消费者投诉到电台

事情是这样的:消费者在今年6月份从上海某4S店购得红旗HS5一辆,到现在开了2个月时间。话说事发当天,这台车从地下车库里开出来。当车辆行驶到收费岗亭时,车辆短暂停下(这是正常的,车牌识别成功后,会自动“抬杆”,车辆方可出库)

可是在停了大约1秒钟之后,车辆突然加速倒车!因为是在斜坡上,所以车辆的后退过程就成了“高速溜坡”!最终一头撞上地下车库的墙上。——而事发时车上的驾驶员是一位拥有十几年驾龄的老司机。

4S读取了车辆电脑数据

发现不少“蛛丝马迹”

投诉者实在不明白一台好好的车,为啥会突然毫无征兆的突然加速倒车。为了弄清楚车辆到底发生了什么,节目组同时联系到了相关4S店。——在收听节目的过程中,我发现4S方面的表述基本还是比较清楚、清晰、符合逻辑的。

4S通过读取车辆电脑数据,发现了事发瞬间的一些“蛛丝马迹”:首先车辆在地库上坡的过程中,挡位是D挡(前进挡)。然而在收费岗亭处短暂停下之后,突然切入了R挡(倒挡)。大约1秒钟之后,车辆全力加速倒车(电脑数据显示是“油门100%”)

车辆加速后退,车速越来越快,当车速达到25km/h时,挡位又切入了N挡(空挡),此时车辆距离墙面已经不远,这时候刹车灯亮了(说明驾驶员踩下了刹车)。但刹车已经来不及让车辆停下,因此最终撞倒了墙上。

通过数据推理

4S给出了一个可能性

4S根据电脑数据,推导出一个可能性:司机驾驶车辆到达收费岗亭,习惯性的想要挂空挡(很多老司机的习惯动作),但因为这台车才买回家2个月,不熟悉,所以不小心挂入了R挡(倒挡),所以车辆开始往后退。

司机察觉到自己挂错了挡位,急了慌了,于是想踩刹车。没想到误踩了油门踏板,车辆开始加速后退(“油门100%”的数据就出现在此时)。接下来司机就更加慌乱而且紧张了,试图将变速箱“弄回正确的挡位”。

于是司机伸手推了挡杆,慌乱中挡位被切入N挡(空挡),最后车辆撞墙之前,司机终于正确的踩下了刹车踏板,但已经来不及了。——从数据证据推导,这种可能性确实说得通。但是这仅仅只是一个推测,不能当成事实来看待,只能说有这样的可能性。

消费者提出质疑:

不踩刹车为何能切换挡位?

然后4S表示:对车辆电脑数据的分析只能看出这么多,并无法看出车辆本身哪里不正常。因此可以免费为客户把车辆撞坏的外壳维修好,并赠送给客户一定次数的免费保养、检测服务。——但是消费者拒绝了4S提出的方案,并表示“只想退车”。

消费者的理由是这样的:首先,在红旗HS5的《用户手册》里写:“切换挡位时,应当踩下刹车踏板”。——而车辆的记录仪画面(360度记录仪)显示,车辆的刹车灯仅仅在撞墙之前才亮起,之前并没有亮,所以可以证明“司机没有踩刹车”。

既然如此,假设说真的是司机误操作,车辆挡位为啥会“从D挡切入R挡”?撞墙之前又为啥会从“从R挡切入N挡”?——司机既然没踩刹车,就算不小心碰到挡杆,车辆应该“不予理睬”才对啊!

自动挡车辆的“变速箱逻辑”

全球通用,任何车都一样

针对此质疑,4S给出了详细解释:车辆速度在低于8km/h以下时,挡位之间的切换,是可以不踩刹车的(8km/h通常也叫做“怠速车速”,就是不踩油门,车辆缓缓前进的速度)。……而“从其他挡位挂入空挡”的操作,则不受车速限制,在任何车速下,都可以直接从“从其他任何挡位挂入空挡”。

其实我们广大车主应该都知道,4S并没有乱说。因为无论是德系车、日系车、美系车或者法系车,变速箱的“操作逻辑”都是这样的。可以说这套操作逻辑是“全世界汽车都一样”。……说明书上写的是“用户如何正确操作挡位”,其实和“操作逻辑”并非一回事。

消费者拒绝“送检”方案

目前调解进入“死循环”

总之事情最后惊动了市场监管局。市场监管局也积极主动的主持了双方的调解。4S方面也把车辆的原始数据递交给了监管局。但因为消费者执意要退车,因此调解陷入了僵局。——毕竟退车不是小事,需要有合法的流程。

如果车辆本身确实存在致命缺陷,那么4S应当给与退车。——但是车辆鉴定费用很高,对消费者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于是4S提出“愿意把车辆递交给国家官方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去做专业的官方鉴定,找出最终的真相。而且4S方面也愿意承担检验费用。”

但消费者再一次拒绝了4S提出的“送检”方案。理由是:车子在4S这里停了几天,谁能保证4S没对车辆动过手脚?……调解再次陷入了“死循环”。

反思:汽车质量纠纷中

是否会存在误判?

4S在整件事情当中的说法,是符合汽车机械原理常识的。在这方面他们确实没乱讲;其次4S在面对消费纠纷时,能主动提出解决方案,在被拒绝后又表示“愿意自己掏钱将车送检”……至少他们的态度还算是比较端正,也没有推诿什么。总体来说4S在此次事件中表现的还算合乎规范。

当然这是我们汽车从业人员基于专业角度的看法。但是毕竟一般车主绝大多数都对汽车原理不是太了解。那么当他们听到这样一档《消费者投诉节目》时,主观情绪也许会偏向消费者一方。如此一来对于整件事情的判断是否会出现偏差呢?

这就是笔者在文章开头写的,自己开始反思甚至怀疑,我们会不会存在“心理上偏向消费者,而可能忽略了事实真相”的原因。——这一起“疑似车辆失控”的投诉案件对我个人来说也是一次启发。

近年来那么多起“汽车失控”案闹得沸沸扬扬,其中到底有多少真的是因车辆缺陷导致,又有多少可能是驾驶者误操作引发,但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得到证明?——我不敢胡乱下结论。我只能要求自己更客观、更理智、更冷静的去思考问题。您说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