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飞红说吃】宁海小孩开荤首选---弹胡

 文化宁海 2021-09-14

弹 涂 鱼 拾 趣

在浙江沿海辽阔的海涂上,生长着一种体态扁圆,长仅十来厘米的鱼,叫弹涂鱼。它属于弹涂鱼科弹涂鱼属。

弹涂鱼有胸鳍和尾鳍,其基部肌肉发达,弹跳能力很强,所以又叫做跳鱼。当潮水退下时,它就在泥涂上自由自在地弹来跳去,捕食它所喜爱的食物。

海涂上还有一种一只钳特别大的蟹,它叫红钳蟹。这种比人的大拇指稍大一点的蟹,那只大钳可厉害啦,钳住人的手,哪怕把蟹钳折断,也不会放松的。可是弹涂鱼却能制服它。

弹涂鱼见到红钳蟹,就不停地甩尾巴,引诱红钳蟹上当。红钳蟹呢,以为是送上门来的海味,就挥舞着得意的武器--大钳子,簌簌簌地爬过去,一把将弹涂鱼的尾巴钳住。当它正得计的时候,不料那弹涂鱼也使出自己的拿手好戏,拼命地弹跳起来,于是海涂上出现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由于弹涂鱼尾巴坚韧有力,在相持一段时间以后,红钳蟹的大钳终于被弹断,红钳蟹便筋疲力竭地趴在地上。这时候弹涂鱼就用嘴吸吮被折断的螯口,美美地享受一顿鲜嫩的蟹肉。

别看弹涂鱼没有腿,可在海涂上跳起来快极啦!明明满泥涂都是活蹦乱跳的弹涂鱼,可当人们一靠近它们,竟在一眨眼工夫不知去向。原来它们的窝就在泥涂上,遇到危险,立即钻到附近的洞里去,然后用尾巴一扫,使浮泥盖上小小的洞口,你怎么也找不着。

渔民就利用它这个特点,把一支支开口的竹管,插在海涂里,待潮水一涨一退,成千上万条弹涂鱼又活蹦跳跃的时候,渔民突然跳下泥涂,边走边赶,把弹涂鱼赶进洞中,那些慌慌张张逃命的弹涂鱼,误投入插在泥里的竹筒中。正当它们感到十分安全可靠的时候,渔民拔起一节节竹筒,把躲在里面的弹涂鱼倒入竹篓里,弹涂鱼便成了人们鲜美可口的佳肴。

上述的精彩动态,是我的大娘舅所描述。前几天,我在乡土宁海微信平台上看到一篇微文,一幅跳鱼亲吻的场面,瞬间心都被萌化了,最凶残的肉食动物,在爱情面前也有温馨一刻。

每到四至九月间,弹涂鱼繁殖季节,雄鱼在发情时能将褐灰色身躯变成靓丽的褐黄色提升颜值,矗起背鳍,摇头摆尾跳起舞蹈,有时还弯弓身躯、尾巴往泥地一叩,比赛跳远,以勾引意中雌鱼入其洞穴新房交配,每次产卵万粒!弹涂鱼因其在泥涂上打滚、弹跳而得名。弹涂鱼的别名可谓花样百出:望潮郎、阑胡、猴泥、泥猴、花跳鱼、跳鱼、虎鱼、狗鱼、海兔等等。

仔细观察跳鱼,它的眼圆小而神气,突出于头背缘之上,下眼睑发达,体背黑褐色,腹部灰色,全身还撒上素白星点和幽蓝花斑,一副江湖刀郎的扮相。莫非它就是刀郎幻化,一身轻功飞弹于广阔的海滩上空。

弹涂鱼生活在浅海滩涂,其营养成分胜过很多名贵海产,对手术后的病人及坐月子的女人更是有滋补功效。因此被称为“海上人参”,特别是冬令时节弹涂鱼肉肥腥轻,故又有“冬天跳鱼赛河鳗”的说法。在宁海一带,土生土长的海边人将弹涂鱼叫成"弹胡",下面我们一起听陈鹉飞老师讲讲宁海海边流传着的“弹胡理刺”的小故事吧。

 弹胡理刺 

从前内陆城镇有个经商的富户人家造豪宅,主人家海上经商,在当地为人大气、客气十分有名,请到能工巧匠造雕楼画栋。开工之日有大请“老师头”的习俗,餐桌上菜肴丰盛,当盛上一碗灰不溜秋的糊达达的鱼泥时,当家的使劲地劝:吃鱼,吃鱼!

老师头暗暗地忖:逢人都夸这户人家慷慨,我看未必。今天盛上一碗“糊达达”的鱼请客,介有钱造豪宅,却买不起大鱼请师傅,太瞧不起我们手艺人了,哼,我们也不是好欺负的!我偏一口也不吃。

可这“糊达达”的灰鱼小菜,好像从开工之日至造好房子,天天有。主人存心捉弄人似的,一个劲地劝吃!造房老师头越忖越气。于是在造房的竖横梁之际,悄悄放入一只小木舟,舟头朝东南外,旗杆一根朝外扬帆。念下咒符。(古时造房有“折影”之说,就是传说中的一种巫术。此师傅擅长此术。)

时光荏苒,三年一晃而过。一天老师头家门前,来了个要饭的妇女,向老师头讨口茶喝吱。老师头见要饭的似曾相识,定睛一看,发现是三年前造房子家的主妇,衣衫褴褛,但雍容华贵的气质仍有几分。此时妇女也认出了“造房师傅”,攀谈中,妇女不禁感叹万分:“想当年造房子,我是餐餐把弹胡郎理去脊刺,怕你们山里人的木工师傅被刺卡了。弹胡都是一斗米换一斤,托人到遥远的宁海海边捎来的,当家人认为弹胡是天下最美的鱼鲜,待你们老师头,尽己所能,共享美食!没想到三年工夫,生意场上事事不顺,三年便倾家荡产······今非昔比啊!”

木匠老师头,此时才恍然大悟,“弹胡理刺”原本是主人家主妇的一番美意,我却铸成了大错。于是星夜赶到那座房子前,攀上房梁,把小舟掉个方向,又插上一根小木桨,默念符语。没三年工夫,主人家又事事顺心,金银财宝满舱满舱载进来······

弹胡理刺的故事,虽然有巫术色彩,但可见弹胡之美味,善举之善报。

不过在宁海,弹涂鱼是作为小孩开荤的首选,有着吃弹涂鱼开荤小孩子摔倒头不着地的说法。我家捷儿六个月大时,他爸就以两条清蒸弹胡为他开荤,蒸时就撒点姜丝、洒点老酒,不放酱油和盐,最大程度地保持原汁原味。蒸熟后,他爸细致地将弹胡主刺理清,留下鲜美细嫩的鱼肉,拌入雪白软糯的稀粥,一口一口耐心地喂入宝宝小嘴。从此之后,一家三口无论是在家还是外出吃饭,都是他爸将蟹肉、虾肉剥好夹到捷儿碗中。

六个月的捷儿

我从小就好一口的弹胡,目前越溪乡的推广力度相当大,每年隆重推出跳鱼节,吸引了四海八荒的食客前往。在宁波市区是很难吃到弹胡的,只有宁海人、象山人开的少数几家饭店里有得吃,还得预订,否则白跑一趟。 

美 味 弹 涂 鱼

美味弹涂鱼引来央视大嘴,他吹比我有效,我吹更地道。

弹涂鱼烹调方法多样,可清炖、红烧、油炸、氽汤及制鱼干。宁海人常以弹涂鱼配豆腐做汤、清蒸弹涂鱼、椒盐弹涂鱼。

弹涂鱼豆腐汤

(宁海食府烹饪)

【材料】

弹涂鱼、豆腐、油,盐,老酒,酱油,生姜、蒜、香葱。

【做法】

1、准备好食材,蒜去皮掰好,生姜切片,香葱洗净切碎备用;

2、坐锅点火并注入适量食用油,放入姜片、蒜子爆香;

3、接着放入弹涂鱼煎一下,再加入老酒和适量酱油;

4、再倒入适量开水,并把豆腐切块放置鱼上面,盖上锅盖大火烧约十分钟左右;

5、最后放适量盐、味精调味,并撒入葱花即可。

超 级 鲜 美 !

清蒸弹涂鱼


【材料】

弹涂鱼、老酒,酱油,姜丝。

丝丝

【做法】

1、鱼洗净码入盘中,放上姜丝,倒适量老酒、酱油(酱油也可以等鱼蒸熟后放);

2、入锅中火蒸10分钟即可。内容

超 级 简 捷 !

椒盐弹涂鱼

【材料】弹涂鱼、食盐,料酒,椒盐

【做法】

1、鱼冲洗干净,用适量食盐和料酒拌匀,腌10分钟;

2、油入锅加到9成热,倒入腌好的鱼,炸上1-2分钟捞出;

3、油锅再加热到9成热,把炸了一遍的鱼倒入,再炸1分钟,控油捞出;

4、装盘,均匀撒上椒盐和葱花。

超 级 酥 香 !

众说纷纭话弹胡

西湖雨:跳鱼,上学路上经常被诱惑以至于迟到的罪魁祸首之一。经过那片滩涂,我会提前捡好一块石头。满涂的弹胡抓不着心里痒,只好拿石头解气加逗闹,看着弹胡在我石头扔出的那一秒,忽地不见了,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啊。这样我还是挪不开腿,继续观察。不一秒,满滩涂又是一根一根活蹦乱跳的弹胡了,蹦跶得老高老高。

雅古:弹胡,我听那海边的老头如是说:"我们几个甩钩好手经常一起去,半个小时就能钩来半夹篓,把后颈剪断,去了肚肠放饭锅头蒸起来,酱油等料理一定要出锅了放,那样肉才飘。放早了,就差了,我们吃弹胡就是这样讲究的。有人客来也会把弹胡用稻草燂一下滚雪里蕻腌菜,格是像盆划饭的。"我还听父母讲过:“弹胡落竹棍,一等拿摩温。”稻草按得弹得黑糊糊,再烧烧吃,所以叫弹胡。

宁博尚扬:还有一种吃法叫弹胡钻豆腐,先慢火加热,然后放入豆腐,弹胡遇热,纷纷钻入豆腐中,煮熟了,味道鲜美,与泥鳅钻豆腐有异曲同工之妙。弹胡钻豆腐是道家常菜,南宋末年,皇帝赵昺还曾将此菜赐名为“御膳白玉羹”。

万里红:离开宁海后一直没见过。时隔多年,我在象山花岙岛上突然见到满地爬的弹胡和红钳蟹,傻傻地站在烈日下不肯离去。

OPIUM:记得小学时候,我们班有一位女同学的眼睛长得特别突出特别大,像弹胡眼一样,我们都叫她弹胡。

若风弹胡,身材修长均匀一点,全身乌黑,而弹胡郎上面大,下面小得特别快,没有弹胡黑。下图我拍的是下湾塘一个钓弹胡高手给我钓的,在下洋涂他一个潮水可以钓5斤左右。

濯清涟:上次舌尖上的中国里弹涂鱼片段,那个高手钓竿甩出去回来一根,甩出去回来一根,我看呆了。

一草堂:虾开荤也有咯,虾能屈能伸,还会跳。虾开荤还有一个说法是长大后像花一样好看。

米胖堂越溪跳跳鱼,越跳越开心!

叶维锡:弹胡干烧面,咪道冯派赞!

月下蕉窗:彈鰗,想想應該有個魚字。

葱丛:我在溪坑边长大,没见过弹胡,只见过“土婆”,我给“土婆”拍照时,它竟然傻傻地不游走。

编辑:飞红

图片:飞红、部分来源网络版权属原摄者

审核:文化宁海工作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