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密青岛“四小海鲜”

 五次方物语 2022-07-02 发布于山东

今天有“标题党”之嫌。“揭秘”是谈不上的,这些东西又不是刚发现的新物种。再者“四小海鲜”只流行于城阳河套一带,冠以“青岛”之名未免托大。但据说青岛“四小”曾经上过央视,这就算拿了“官方认证”,姑且这么称呼也无妨。

那么,“四小海鲜”者何?泥蚂、海沙子、蚝艮和末货也。如今资讯发达,言及这“四小”的网络资料不算太少,很容易搜到,但本砖家的侧重点和一般网文有所不同,不把其分类地位以及七大姑八大姨捯饬明白是不算完。分类控之积习难改,吃到嘴里的也得验明正身才踏实。

图一:泥螺

首先说“泥蚂”,这名字很令人不悦。第一次看到有关青岛“泥蚂”的网文时,我特意打听过许多土著,均表示无此俗称,大部分称其为“迷板”,但后来经过了解,至少城阳河套一带确实有那么叫的。泥蚂就泥蚂吧,就是泥螺的土名而已,不往骂人话上想就是了。

图二:醉泥螺

泥螺/Bullacta exarata是一种小型软体动物,永远长不大。通常生活在咸淡水交界处,气质和一般海螺迥异,其壳薄脆,身体不能完全缩入壳内,好似没进化好的鼻涕虫,总体形象猥琐不雅。在青岛地界上,泥螺并不特别受重视,真正酷爱泥螺并将其发扬光大的是大包邮区人民以及胡建人。南方的“醉泥螺”香甜脆嫩、咸中藏鲜,风味独特,历来享有盛名;而青岛这边以酱爆、辣炒为主,动了烟火气,自然是落了下乘。

图三:海沙子

再说“海沙子”,它属于双壳贝类,正名为光滑河蓝蛤/Potamocorbula laevis,产于有淡水注入的高潮区的泥沙滩中,营埋栖生活,通常数以百计扎堆,特别是在河口附近数量很大。其成体壳略呈三角形,最长不过2厘米左右,很不起眼,幼体仅3毫米左右,混在海沙中难以分辨,故有“海沙子”之名。

图四

过去沿海农民常用“海沙子”来喂鸭子或干脆制成肥料,现在一般搅碎作为养殖对虾的饲料,图四即摄于即墨滩涂的对虾池旁,其中应该有不少“海沙子”本尊。以此物入馔大概仅在城阳河套一带较为流行,本砖家在胶南、即墨乡下出没多年,从未在任何饭馆见过。据研究,“海沙子”体内呈味氨基酸尤其是谷氨酸含量很高,此乃“鲜味儿”的先天条件,没啥可吃的,也就尝一口鲜罢了。

图五:蚝艮

然后就是“蚝艮”,与生蚝和儒艮均无关,名字纯属土话的音译。蚝艮是一种小型的海鱼,一般生活在海边滩涂,其真实身份让我颇费思量。起初我以为是某种弹涂鱼,但越看越不像,后来向海洋所李昂博士询问过,博士一锤定音:蚝艮就是普氏缰虾虎鱼/Amoya pflaumi,至少是以本种为主体,科普书《青岛人身边的100种海洋生物》中亦持同样的观点。

图六:普氏缰虾虎鱼

关于普氏缰虾虎鱼的资料很少,一般会有一句“无食用价值”,这就是编撰者没见过世面了。没错,这鱼是个头小了点儿,但小也有小的好处,可以整个囫囵了吃,连骨头都是软的。河套的传统烹制方法是煮熟和韭菜凉拌,据说味道鲜美无比。但一般群众只知道吃,大概从没想过它生前是什么样,图六就是“蚝艮”还活着的时候,体色斑斓,缀有蓝色亮斑点,死后则精气神全无,泯然众鱼矣。

图七:小地主

图八:矛尾复虾虎鱼

图九:大鳍弹涂鱼

多说几句虾虎鱼。青岛市区前海常见的有纹缟虾虎鱼/Tridentiger trigonocephalus双带缟虾虎鱼/Tridentiger bifasciatus ,体型略大于“蚝艮”,常在潮间带出没,在城阳河套一带也有人吃,称之为“小地主”鱼。还有一种矛尾复虾虎鱼/Synechogobius hasta,与前述二种相比,算是庞然大物,菜市场时有之,民间呼为“逛鱼”。另,青岛海域有大鳍弹涂鱼/Periophthalmus magnuspinnatus,也属于虾虎鱼类,我在即墨乡下吃过,相当不错。

图十:末货

最后说“末货”。看似虾酱,实则是未经发酵的以糠虾为主体的新鲜浮游生物大杂烩,仔细看图十,里面有无数只眼睛盯着你,其中可能黑褐新糠虾/Neomysis awatschensis占多数。虽然糠虾外观和小虾相似,但其头胸甲不像真正的虾一样覆盖整个头胸部,和虾之间的亲缘关系甚至比螃蟹和虾还远。虾兵蟹将至少都属于软甲纲十足目,而糠虾则是糠虾目,糠虾和虾的区别,相当于犀牛和河马。

图十一:某糠虾

水族馆中会大量繁殖糠虾,用来饲喂海鱼等,比如某个生长阶段的海马必须以糠虾为食,不然死给你看。我儿子在青岛海底世界上过科普班,曾领回家大约有几十只,在罐头瓶中来回穿梭,“皆若空游无所依”,基本没喂也不换水,眼看着数量日渐稀少,但不见沉渣和浮尸,盖自相残食殆尽耳。

与前三小海鲜相比,糠虾更是名副其实的“小”,奈何也被贪得无厌的两脚兽端上餐桌。吃法大体上和虾酱相同,口味以咸鲜为主,市区偶有出售,除因旧俗唤做“末货”之外,它还有一个充满时代气息的名字:纳米虾。如果有幸遇到,不妨买一点,体验一下一口吞下几百条虾的酣畅。Over。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