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这段时间,运用一个小方,治疗寒热夹杂,上热下寒,升降并用的小方,效果蛮好,不敢私自藏起,分享出来,大家可以在临床中运用看看。 在一篇文章看到民国名家郭文仪一首小方,柴胡6g,黄芩6g,黄芪6g,白术15g,泡姜3g,甘草3g,治疗口苦,咽干,头面供热,大便稀,大便不成型,次数多,与半夏泻心,柴胡桂枝干姜汤有异曲同工之妙,升与降并用,寒热并调,与乙字汤(大黄1克,柴胡5克,升麻1.5克,甘草2克,黄芩3克,当归6克)各有千秋,临床中,这类患者现在蛮多的,上热下寒,以前多选用厥阴病方子,柴胡桂枝干姜汤,乌梅丸,麻黄升麻汤,泻心汤类方,这首小方子,提供了另外一个角度切入的思考及临床中运用。 |
|
来自: 中医知识圈 > 《古方时方中成药及方解和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