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正平运用二仙汤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经验举隅

 夜半钟声潇潇雨 2021-09-14

    钟平辉
  (城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江阴214432)
  【摘要】陈正平,无锡市名中医,主任中医师。工作5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辨证精准,用药灵活,尤擅长内科、妇科疾病。陈老认为女子肾中精气充则天癸至、精气亏则天癸竭,另外女子以肝为先天,故肝肾对女子至关重要。而绝经前后诸证患者多为肝肾阴虚之故,出现阴阳失衡,阴虚而阳旺有内热,此中又以肾阴虚为根本。验方二仙汤乃补肝肾良方,其效果优于其它补肝肾汤药,主要用于肝肾不足、虚火上炎之证。二仙汤用之寒热,共济精血,虽温肾但无燥烈、虽柔肝但无滋腻,组方用药严谨,疗效更佳。
  【关键字】二仙汤;绝经前后诸证;经验
  陈正平,无锡市名中医,主任中医师。工作5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辨证精准,用药灵活,尤擅长内科、妇科疾病。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良多。今将老师运用二仙汤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经验和大家分享。
  1.绝经前后诸证文献简述
  《景岳全书》有云“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 ,此为肾,乃元阴元阳之根本。所谓“肾气盛,月经始;肾气衰,月经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绝经前后诸证的病因病机当以肾为主导,而它脏亦可并病或合病[1]。该病在中医古籍中未有专篇描述,“妇人脏燥”、“百合病”、“年老血崩”、“梅核气”等当属范畴之内。其形成为肾之阴阳虚衰引起,所谓“七七”之年,天癸将竭、冲任已亏。多数妇女并无特殊症状,此为处于低水平的阴阳平衡之中,而这种平衡并不稳固,很容易被打破,从而导致绝经前后诸证的发生。由于“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的特点,绝经前后诸证以肾阴虚为多见,临床多有滋肾养阴之法进行治疗[2]。《灵枢·寿夭刚柔》有云:“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说明个人体质存在差异,且病有异同。绝经前后诸证妇女同样如此,但一人一方,治法当随证而治之。纵观古今文献典籍,均强调情志对绝经前后诸证发生发展、治疗康复的重要性,所谓“百病之生于气也”。
  2.二仙汤文献解析及证治进展
  张伯讷教授撰写的《中医方剂临床手册》中收录了其创制的二仙汤方,主治相火偏旺、肾精亏虚之证,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之验方,在男科、妇科、内分泌科等病中也有诸多效用。主要药物组成包括仙茅、淫羊藿、巴戟天、当归、知母、黄柏共六味药,诸药合用,为补肾良方。其中,君药为仙茅、淫羊藿,臣药为巴戟天,佐药为知母、黄柏,使药为当归。通过查阅近年来文献资料,发现现代医学对二仙汤六味药物均有较深入的研究,现代药理学发现二仙汤及其拆方具有以下效用[3-4]:①直接影响促性腺激素分泌,改善卵巢储备,防止或延缓卵巢早衰;②正向调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正反馈调节促性腺激素的分泌;③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肾上腺轴”的运转,淫羊藿起关键作用;④改善自身免疫力,延缓衰老;⑤下调FSH/LH水平,卵巢颗粒细胞功能改善并快速生长。

二仙汤在妇科临床运用主要体现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卵巢早衰、乳腺增生、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5]。这些疾病主要是女性患者肾之阴阳两亏导致,而二仙汤温肾益精、滋阴泻火正当治则,故用之皆效果明显。这些疾病又与性激素降低有关,而二仙汤的治疗根本原因在于调节性激素及相关激素的分泌,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3.学术思想
  出现绝经前后诸证的妇女临证多见经乱,或绝经后伴随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面红、眩晕耳鸣,心悸失眠、腰背酸楚、面浮肢肿、皮肤蚁行样感、情志不宁等症状。陈老认为女子肾中精气充则天癸至、精气亏则天癸竭,另外女子以肝为先天,故肝肾对女子至关重要。而绝经前后诸证患者多为肝肾阴虚之故,出现阴阳失衡,阴虚而阳旺有内热,此中又以肾阴虚为根本。验方二仙汤乃补肝肾良方,其效果优于其它补肝肾汤药,主要用于肝肾不足、虚火上炎之证。陈老认为二仙汤之药用精妙无比:温肾阳、补肾精有仙茅、仙灵脾,可助命门并调冲任。巴戟天则温肾阳强筋骨,性柔不燥,可助二仙之温养。当归养血柔肝以充血海,可助二仙调冲任。知母、黄柏滋肾阴、泻虚火,又可解仙茅、仙灵脾之辛热猛烈。二仙汤用之寒热,共济精血,虽温肾但无燥烈、虽柔肝但无滋腻,组方用药严谨,疗效更佳。但陈老静言思之,二仙汤证患者往往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或者缓,而舌红脉急等实热明显者应慎用。临证加减亦有规律:月经量少者加四物汤;烘热汗出明显者加龙骨、牡蛎、生地、地骨皮、牡丹皮; 不寐为主症者加四物汤、酸枣仁、珍珠母、煅磁石、合欢皮;腰酸明显者加女贞子、墨旱莲、枸杞子、沙苑子、菟丝子。
  4.二仙汤加减病案举隅
  病案一:
  孟某,女,43岁,烘热汗出,易怒,腰酸,舌淡苔薄白,脉缓。仙茅10克,淫羊藿10克,盐巴戟天10克,酒当归10克,黄柏6克,知母10克,生地10克,枸杞子10克,酒萸肉10克,炒白芍10克,肉桂3克,陈皮6克,煅牡蛎30克,炙甘草3克。服药一周后烘热汗出明显好转,唯腰酸未缓解,上方去牡蛎,加沙苑子、地骨皮。后以此方加减又来转方两次,诸证渐解。
  病案二:
  吴女士,51岁,不寐,烘热汗出,口苦,口干,乏力,舌淡苔薄黄,脉沉细。仙茅10克,淫羊藿10克,盐巴戟天10克,酒当归10克,知母10克,黄柏6克,生地10克,肉桂3克,炒白芍10克,龙骨15克,牡蛎25克,绞股蓝15克,黄芪10克,酸枣仁10克,甘草3克。服药一周后诸证均有缓解,后去仙茅、黄芪、甘草加丹皮、泽泻、远志巩固治疗,效果渐佳。
  参考文献:
  [1] 李美珍, 孙必强, 曾姣飞, 等. 多脏同调治绝经前后诸证[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 28(12):59-60,66.
  [2] 蒋彩荣, 吴昆仑.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 山东中医杂志, 2016, 35(12):1096-1100.
  [3] 杨蕾, 王继峰, 牛建昭, 等. 二仙汤及其拆方治疗卵巢早衰的实验研究进展[J]. 环球中医药, 2017, 10(05):626-630.
  [4] 殷立军. 二仙汤在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的应用[J]. 中医临床研究, 2015, 7(20):57-59.
  [5] 杨琳, 马红. 二仙汤妇科临床运用及实验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18(10):94-9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