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尿液中的真假“白细胞酯酶”

 医家小二 2021-09-14

作者:果子哥

果子哥今天一如既往的来到单位,换上白大衣,准备一天的工作。我做好准备工作,趴在电脑前盯着那满屏的没有灵魂的数据,开始一天的报告审核工作。

坐在尿液检验岗位的同事张大山向我走来:果子老师,这个女性患者小便常规她干化学白细胞酯酶两个加,但是镜下却没有白细胞,只有一些看似鳞状上皮细胞。这是什么原因呢?

张大山提出了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在小便检验中,我们确实发现,有些患者,白细胞酯酶干化学和尿沉渣检查不符合的情况。

这是什么情况造成这样的呢?

这首先要从干化学反应原理上来考虑,看什么因素影响了白细胞酯酶的检测。

原理:中性粒细胞胞浆中的酯酶的作用于干化学试纸条上的吲哚酚,吲哚酚酯,生成吲哚酚,吲哚酚与重氮盐反应生成紫色缩合物,试纸条模块即从黄色变成紫色,紫色的深浅与白细胞含量成正比。

我们常见的有哪些因素会导致白细胞酯酶假阳性呢?

一般有甲醛,高浓度胆红素,毛滴虫,氧化剂,细菌污染,一些药物等。

那鳞状上皮细胞有可能会导致酯酶假阳性吗?这个标本恰好是个女性患者,是不是阴道上皮细胞污染导致的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和张大山做了个简单的试验。拿一个干化学和尿沉渣都是阴性的患者一尿液(见图一,干化学结果)。

 图一.尿干化学阴性的患者干化学结果

将该患者尿液人为混入清洁度为Ⅰ度的正常白带,白带中可见大量鳞状上皮细胞(见图二)。

 图二.大量鳞状上皮

然后再上机检测混好的尿液标本,结果见图三。

 图三.混入鳞状上皮的尿液干化学结果

从图上可以观察到,尿液标本因混入了大量上皮细胞而白细胞酯酶由阴性变成++,尿白细胞酯酶检测确实受到了影响。

经查阅相关资料,原来鳞状上皮细胞中含有硫酸酯酶和磷酸酯酶等,这些酯酶与中性粒细胞中的酯酶有类似功能,也能与干化学试纸酯酶检测模块产生偶氮耦合反应,使得试纸条模块变成紫色。

当然这个试验可能存在不够严谨的地方,但是至少可以说明,女性阴道分泌物污染尿液,可以导致尿白细胞酯酶假阳性的情况,而该患者尿液中存在大量鳞状上皮细胞,也正是尿液被阴道分泌物污染的证据。

所以在尿常规临床检验中,要规范尿液样本的采集:采集样本之前需要清洁外阴,留取中段尿,这样可以尽量避免阴道分泌物污染尿液。

本文为医家小二首发,作者:果子哥,转载需获授权。

了解更多咨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