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有哪些很难以置信但又确实发生的事情?

 朝文社 2021-09-14

在浩瀚历史长河里,奇事怪事素来极多,但要论到了“难以置信”这个层面的,首先就要说说汉代的一桩奇事:“汉朝装备揍罗马”。

一直到今天,“汉朝罗马谁强大”这事儿,也常让中外网友吵到头大,毕竟两国相隔千山万水,确实没有实打实的打过。而且古代交通条件有限,“武器交易”操作起来也很难,“汉朝装备”真能揍着罗马?波斯人回答说:嗯,揍了。

  

自从张骞通西域后,纵贯欧亚的丝绸之路进入了黄金时代。汉朝的丝绸从此热卖西方世界,但和丝绸一道走红的“汉朝制造”,还有漆器、铜镜、铁器等多种物件。其中尤其“刚需”的,就是铁兵器。

虽然古代中国不是世界上最早冶铁的国家,但从春秋战国年间起,中国的冶铁技术就后来居上,特别是生铁技术和炒钢技术,更是领先同时代西方千年以上,以这些技术生产出的汉朝兵器,就成了趁手的硬家伙。而一直受够罗马欺负的波斯人,则借助地理优势,拼命倒腾汉朝铁器,甚至还引进冶铁技术。

如此热闹场面,就连书写“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辉煌的汉朝名将陈汤,当年都看在眼里。以陈汤给汉元帝的话说:以往汉军对上胡兵(中亚各国兵马),战斗力通常是一比五。现在因为这些国家买了很多汉朝铁兵器,还掌握了汉朝的一些冶铁技巧。所以汉军和他们的战斗力比例,也就降到一比三啦。

  

而切身体会到“汉朝装备”威力的,却还是丝绸之路另一头的罗马人。以罗马史料记载,罗马执政科拉苏曾率军跨过幼发拉底河,企图彻底征服波斯。但囤积了汉朝装备的波斯人,这次腰杆子十分粗。开战前波斯国王就派使者来到罗马军营,扔下一句著名狠话:“你将很快见到用进口的中国钢铁来代替向你交纳的帕提亚黄金”。接着一场大战,手持“汉朝神器”的波斯军队士气如虹,把罗马军队打得几乎全军覆没。

顺便说一句,前些年在网络上热炒的“罗马残兵流亡中国”的传说,其历史背景就是波斯罗马的这场大战。虽说传说很注水,但汉朝强大的军工技术,却是实实在在。


(关于汉朝与罗马的综合实力对比,以及汉朝那让欧亚强国流口水的冶铁技术,我们《了不起的中国军事》第四册里,也有较全面概括。著名插画家夏和老师还以生花妙笔,还原了“荥阳大铁炉”“三门峡古栈道”等汉代遗址的风姿,喜欢的朋友欢迎扫码)

而比起汉朝装备卖火西方的景象,同样是做买卖,号称“富宋”的宋朝,却也有一桩让“经济学票友”们瞠目结舌的真相:贸易赚钱难。

“铁血强宋”的一个常规操作,就是花钱买和平比如对辽国,在战场上“北兵无得脱者”的优势下,大宋王朝就爽快让步,以每年“三十万岁币”的价格换来了和平。到了后来金军严重被动的宋金战场上,南宋王朝也是果断认怂,不但半壁河山不要了,还拿“银绢各二十五万”来买和平。好些人认为,这钱对于“富宋”来说是九牛一毛,事实上,宋朝每年白银收入最高时,也不过八十万两年年赔岁币要刮走一大笔,真和割肉差不多。

  

当然在很多“历史票友”眼里,大宋买和平花钱多点,但咱们可以做买卖啊,就凭大宋这发达的生产力,赔出去钱还不都得赚回来?事实是,这事儿哪有这么容易。比如对辽国贸易,北宋名臣宋祁就有过客观统计:“岁益三四则略足”大宋每年赔出去的岁币,能通过贸易赚回三四成,那都很不容易了。

而且就这“三四成”,其实还都是账面数字,宋朝与辽国的榷场贸易,每年得到的“收入”,大多都是布匹、骡马、牛羊等货物,金银铜等贵金属极少。反而辽国那边,每年却通过食盐等贸易,赚走北宋大笔铜钱。甚至辽国还大量铸造铁钱,利用铜铁差价大量兑换,以沈括的叹息说“泻中国钱于北者,岁不知几何”。然后就有了咄咄怪事,北宋账面上“赚辽国钱”,其实每年大量铜钱外流,造成严重钱荒,简直越赚钱越赔钱。

  

难道北宋王朝意识不到?听听宋仁宗的原话:“先朝置互市以通有无,非以计利”。所以虽然辽国常有非分操作,宋朝都是息事宁人,只要不打仗就宁可吃点亏。然后就是亏越吃越多,落得积贫积弱。

当然,和宋金贸易比起来,南宋“认大爷”后的宋辽贸易更是不像话,由于《绍兴和议》里,产铜产银的重地都割给了“金大爷”,所以南宋贵金属更缺,铸钱量只有北宋十分之一。但哪怕这点钱,“金大爷”也不放过,宋金的榷场上,金人也常用各种方式强买强卖,大量套购南宋铜钱,甚至简单粗暴用金国纸币兑换南宋铜钱。于是南宋的钱荒更严重,现代考古队在北方各省,出土过大量金国钱库,数额达到万斤,其中相当多都是南宋钱……

说起来,腰杆子都给人打弯了的“铁血强宋”,战场上没打下的东西,想靠买卖赚回来?几乎痴人说梦。

  

讲过了两桩古代史的典故,最后来个近代的:民国教师很悲催。

民国一桩传说中的“幸福事”,就是“当老师”。这几年每到教师节的时候,许多地方庆祝教师节,都是“民国风”走起。互联网上的文章,也动不动就用“民国教师工资高”“民国教师多幸福”来博人眼球。那么穿越到民国做教师,真有好些“现代票友”演绎的那么幸福?真没有。

乍一看去,民国教师确实很幸福,比如北洋时代的教授们,月薪动辄三四百大洋。普通大学教授一年的薪水,基本就能在北京西直门买套房。到了1927年后的国民政府时代,大学的助教月薪,都是一百多法币走起,教授的月薪更是三四百法币走起。如此高工资,放那个年代躺着花都够用,多少“民国大师”们惹人羡慕的“风雅生活”,都是由此而来。

  

但这些人,其实都是极少数。

就以民国时代,占到教师人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小学教师来说,这“待遇”可就没这么幸福。比如在北方的山东等省份,理论上说,小学教师也能拿到三四十法币的工资,但实际上,大多在10到15法币之间,只有大学教授月薪的三十分之一。在识字率较高,经济教育都很发达的江浙地区,小学教师的月薪也只是十多元,最低的竟只有三元。要知道,抗战前当地公务员的月工资,都是每月五十五元起。

所谓“民国教师很幸福”,只是属于“教授”“大师”们的幸福,却是大多数教师的贫寒记忆。

  

为什么会差距这么大?根子上的一条,还是民国对教育的投入太低,哪怕是在“大师”们卖力炫耀的“黄金十年”时代,中华民国教育开支在国家开支里的占比,常年都是在百分之二左右就这么一点钱,每年还要给“教授”“大师”发高工资,发到普通教师手里的,自然少之又少。所以也就不奇怪,为什么“优雅”的民国,文盲率常年维持在百分之八十以上。

所谓充满“优雅风情”的民国教育,哪里是让人羡慕的过往,却分明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不能忘却的沉痛教训。



作者:张嵚

参考资料:《民国小学教师待遇初探》《宋辽贸易战论析》《自然史》《大汉辉煌:丝绸之路的盛大开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