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拥有一个随时能见面的好友,相当于年收入增加10万

 我是夏小糖 2021-09-15

我们渴望被赞美、渴望被喜欢,这种“渴望”热切到令人尴尬的地步。

你经常被提醒要懂得感恩,记得感激你爱的和爱你的人,不管是你的朋友、家人还是你的同事。

这话一点不错,看完这篇文章,你就会知道他们才是你的快乐之源,名副其实。

你戒不掉朋友圈,就像戒不掉巧克力

听说这是马拉松撞线前最振奋人心的标语

“我再也不刷朋友圈了。”

朋友颇为潇洒地放出此言,说罢屏蔽了朋友圈。通常不出半个月,说话的人就会带着各种理由重新回归,要么抱怨地铁路上太无聊,要么“我得了解时事动向呀”,总之当初的豪言壮语烟消云散。曾说过要关闭朋友圈的人,大多都是这么个套路。为什么这圏就这么难戒?

因为你对与人连接的渴望其实非常强烈,强烈到超出你的想象。

和朋友建立联系会在你的内心建立起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会为你带来愉悦。如果说连接让你快乐,那么得到赞美就会让你心花怒放了,想想你在朋友圈发的消息收到几十颗小红心时你的心情吧。

神经科学家帮我们找到了理论的依据:当我们得到他人的赞赏、喜爱或表扬时,我们大脑的奖赏机制就会被激活(吃奶油蛋糕也会激活这个系统),而这个大脑奖赏系统掌管着各种“快乐素”的分泌,多巴胺就是其中一种。通常情况下,大脑为了维持你的心情平静,这些物质的释放水平很低,而一旦奖赏系统被激活,大脑会大量分泌“快乐素”,让你获得大大的满足感。

下次刷朋友圈时,是不是理直气壮了许多?

反之,被人拒绝也就成了我们最害怕的事。美国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在大多数人最恐惧的事情里,死亡只能排第二,而排名第一的居然是演讲。为什么当众讲话这么吓人?因为当你面对听众时,你心里想的是一旦失败自己就会被当成一个愚蠢无能的人,你怕的是被所有人拒绝。

这种对拒绝的恐惧可以溯源自我们的祖先,拒绝和不被认可说明部落里的人可能不愿意跟你合作,而失去同伴在那个时代就意味着灭亡。

数万年前,智人(也就是我们现在的人类)学会了彼此合作,最终称霸地球,促成合作的前提,就是彼此的信任和认可。

你的大脑喜欢合作超过金钱


想象一下,现在有100块钱供你和另一个人分配,你们彼此并不认识,你只能做一次选择。如果你选择合作,那么每人将分得50块钱;如果你选择不合作,那么你能得到100块钱,另一个人一分钱也拿不到。

你会怎么选择呢?

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如果你想挣更多的钱,当然应该选择不合作。但结果是有61%的参与者都选择了合作。

这看起来有悖常理,但实际上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合作,因为合作本身会给我们带来快乐。当被人喜爱,得到奖励的时候,我们当然心情愉悦,然而看到他人被支持和被帮助,我们获得的快乐感甚至更大。

与人合作、帮助他人能让我们打心底里感到快乐。自私自利并不是人的本性,助人为乐才是。科学家推测,这可能与进化过程中哺乳类动物父母的照看方式有关。

“人,无论被认为是多么自私,在他的天性中显然还存在着一些其他本性,它们促使他关心他人的命运,把他人的幸福视为自己幸福的必备条件,虽然出了看到他人幸福自己也觉得快乐之外,他不可能从他人的幸福中得到任何其他好处。”——亚当·斯密

如果你想要取悦自己,那就去寻找需要帮助的人,向他们伸出援手;

如果你想要取悦别人,那就大胆表达自己的需求,接受他们的帮助。

承认吧,你需要我


我现在还记得上一次失恋时的感受,神思恍惚、郁郁寡欢,生活突然缺失了一大块,整个人仿佛都不再完整。

我想这样的经历大家都似曾相识,为什么失恋会带来这么大的痛苦?

我们天性渴望获得连接和认可,一旦这种连接消失,我们便感到悲伤、怅然若失。而恋爱关系作为一种高度亲密的连接,它代表着极大的认可,在我们的大脑中激起强烈的依恋。一旦关系终止,依恋失去了对象,人们便感到不再被认可,随之体会到被社会排斥的剧烈痛苦。

“人类在经历对其社会连接造成威胁或损伤的事件时,大脑的反应几乎与它对物理疼痛的反应一致。我们永远不可能摆脱被社会排斥的痛苦,正如我们永远也无法摆脱忍受饥饿的痛苦一样。”——马修·利伯曼

承认吧,我们天生需要他人。我们需要被喜爱,需要被支持,需要被需要。

很多人会下意识抵触这种需要,认为说出我需要就是“承认了我是弱者”或者“我好像对自己的生活失去掌控”。殊不知,这种对他人的需求早就写在了我们的大脑中。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承认需要并不丢人,无论这种需要是寻求帮助、支持还是陪伴、喜爱,甚至只是一句赞美。(为什么开口求助这么难,可以看看这篇:姑娘你为什么不求助?

你的需求就是你自我的一部分。只有当你停止划定独立的界限,接受需要别人的这部分自我时,你才会觉得,自己终于变成了本来打算成为的人。而这将给你带来无以伦比的幸福感。


总结一下,如果你想要更多快乐,那么:

接受并表达自己对他人的需要,经常和朋友见面,多夸奖你的同事、鼓励你的下属,和伴侣常常互相表达爱意,参加一些志愿或慈善活动。

还记得题目我们说过要感谢你身边的人吗?现在我用一份充满耻感的数据来告诉你为什么(数据来自国外多项心理学调查)

经常看到你的邻居的幸福感,相当于年收入增加6万美元;

每周参加一次志愿活动的幸福感,相当于年收入从2万美元提升到7.5万美元;

经常进行慈善捐赠带来的幸福感,相当于现有工资提高一倍;

拥有一位随时可见面的好友的幸福感,相当于年收入增加10万美元;

结婚后立即给你带来的的幸福感,相当于年收入增加10万美元。

嗯... ...看完后是不是发现自己还能挣得更多?那就赶快行动吧!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