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莱茵河随想:大自然的恩赐是远远不够的

 剑钧文学图书馆 2021-09-15


 

在去科隆的路上,我们除了饱览了沿途的风光,还领略到德国的风情。恰逢周六,高速公路上的车很多,且多是私家车,很多轿车后边都挂着一个类似房子的拖车。一问方知,多是举家出外郊游的,里边有床、沙发、家电、厨具,停在郊外度过一个美妙的夜晚,想起来也是很浪漫的。有的轿车拖斗上还放着小游艇,看来是去莱茵河泛舟的。


欧洲的自然风光之美,我是早有耳闻,但眼前的一切,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从法兰克福一出发,我便开始领略到这种天赐地送的美丽。我不得不惊叹这里的绝美景色。人们常常喜欢用蔚蓝的天,碧绿的,和煦的风,苍翠的山来描绘秀丽的自然风光,但若用到这里,依然会感到苍白无力。


 

这种美丽是一种环境保护造就的美,是一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美,是一种近乎极致的美。听凯拉丽达小姐介绍,在上世纪的70年代,德国曾由于环境污染而受到过自然界的惩罚,当时,由于沿莱茵河一带工厂的过度密集,大量的工业废气废水废物未经处理就排到大自然中,天空不再那么蔚蓝,群山不再那么翠绿,河水也不再那么清澈。尤其是莱茵河污染极为严重,河面满是垃圾、鱼虾死亡,不堪入目莱茵河失去了原有的风采,差点成为臭河、死河

 

环境污染还让这里的旅游业、葡萄酒业也遭受重创。为此,德国政府投入折合1万亿欧元的巨资治理环境污染,终于使这一带生态逐步进入良性循环,莱茵河也恢复了生机。来到德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蓝天白云下没有沙漠,没有灰尘,满眼都是沁着清香的浓绿,让人不得不沉醉其间,流连忘返。由此,我不禁想,风光的美丽,光有大自然的恩赐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靠人们的保护。发展中的中国是不是也应从中得到一点启示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