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领导看似任性的安排,背后都是精妙的设计...【原创】

 快乐者生存 2021-09-16
办公室的秘密
聚焦职场进步之道,精进做人办事撰文智慧(创办人石头哥:一线秘书,畅销书《秘书工作手记》作者)
72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图片

石头说

看了石头很受启发,看似对个人不合理,实则对组织是精妙的设计。

在职场,要想工作有秩序,就得遵守各项制度、规定,无论是明面上的还是潜规则。

很多规章制度,我们能理解、接受,执行起来也就容易。

但有的,看起来很无理,让人心生抵触、尽是吐槽。

这些规章制度真的无理吗?

其实不然,大部分制度看似毫无必要,但如果不执行,工作就会乱,甚至会给自己、给单位带来不好影响,比如下面列举的这些。

01

上班穿正装

这是很多人特别是很多初入职场的人,都感到特别困惑的:

穿正装、一本正经下来很不舒服,为什么职场要有这个规定?

再一个,穿什么、怎么穿,完全是自己的事情,穿个休闲装、穿双拖鞋不香吗?干嘛要搞得这么正式、让人紧张?

其实,我们每个人代表的是单位形象。

穿着打扮上,如果标新立异、过于随意,给人的印象就是不成熟、不稳重、不自律,甚至会被质疑职业能力。

上班穿正装,是自己及单位良好形象的展示与维护,是一种自我约束和提醒。

02

开会

工作中,部署会、推进会、工作例会、总结表彰会等,各种会议伴随着我们的职场生涯。

很多人会觉得:

私底下交待一下工作就可以了,为什么偏偏要开会?把材料发下来大家学习学习就行了,开会毫无意义、根本没必要。直接把奖金给到位,比开表彰会更实在、管用……。

这样的吐槽也许有一定道理,但是,却忽略了会议制度的重要性、不可替代性:

从某种程度上说,会议是一种仪式,相比直接传达、发材料给大家学习,开会更能体现出领导的重视、更能强化参会人员的思想认识。

会议是工作的一部分,通过会议安排工作,比私底下安排更具有严肃性、强制性。

此外,会议是领导层掌握单位情况、凝聚思想共识、激励斗志的重要方式,是职工展示自己、促进沟通交流的很好手段。

03

念稿子

关于会议,有一种现象你一定不陌生:

会前,会务筹办部门会为领导准备讲话材料;会通知各参会单位准备、上交发言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把关、审核。

到了会议进行环节,通常是,台下参会者念稿子汇报,台上领导对着材料作指示……。

一个会议下来,似乎是在走形式、走过场。表面看,这样的会议毫无意义,简直是浪费时间、精力。

其实,准备材料、念稿子只是形式,这个形式之下蕴含的内容却是十分丰富、有意义的。

比如,会前对材料的斟酌、校审,就是一个复盘、酝酿、务虚的过程。

通知参会人员准备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审核把关的过程,是一个统一思想、统一音调,让参会人员提高思想认识、提前把自己摆进会议中来、提升会议成效、提高会议效率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看,会前写材料、开会念稿子是很有助于会议成效提升的一种方式方法啊。

04

一刀切

“35岁是分水岭”“如出现违法违纪,则提拔晋升一票否决制度”……,这些论述,相信职场人都听过不少,其反映的是“一刀切”现象。

何谓“一刀切”?即,不论什么情况、不论是谁,都按一个规则处理。

很多人对此做法颇有微词,他们觉得:这种处理方式简单粗暴,不利于工作积极性的调动。

金无足赤,世上绝没有完美的事情。

“一刀切”固然有其弊端,但是,在维护规则权威、彰显规章制度生命力方面,它发挥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否则,会没有规矩,人人都想钻空子、找借口,很容易就让事情乱套了。

比如上文提到的“一票否决”,如果今天张三违法违纪后,“法外开恩”逃脱了制度制裁,顺利获得了提拔晋升,那么,其他人就会视规章制度为儿戏,不利于单位发展。

05

逐级、逐人签字

你是否有过这些经历?

一个信息报道,需要先后找直接领导、分管领导、主要领导签字,最后才能发表。

一个收发文,需要找相关领导、科室负责人、具体落实者签字;工作进行交接,需要交、接双方签字……。

也许你觉得,工作本就任务繁重,为什么要在签字上耗费这么多时间精力?

信息报道应写好后直接发表,收发文直接找承办人签字,工作交接口头进行即可……。这样下来,工作效率自然高了。

实际上,签字即是责任,找多人签字,是为了分化责任、自我保护啊。

06

会议记录

很多人会疑惑:现在科技都这么发达了,能录音、能视频录像,为什么还要手工抄会议记录、写会议纪要?

其实,会议记录也好、会议纪要也罢,都是如实记录会议基本情况、议程、会议决议等内容的重要资料。

其具有原始性、凭据性的重要作用,还可以作为日后分析、研究、处理有关问题时提供参照依据。

特别是,会议记录直观、好查找。

如果要查找某一重要资料,没人愿意花几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去听录音、看视频、整理成文字资料。

大家更倾向于选择查阅会议记录这一直观方式。

07

工作留痕

看到这条,相信很多人会马上吐槽:工作留痕是形式主义,这样的制度明显毫无意义。

不可否认,在职场,绝大多数人都深受“凡事留痕”形式主义折磨,不停在拍照、写会议记录、发文、发宣传信息、写心得体会……。

因此,很容易就滋生、积累了很多负面情绪。

但是,吐槽归吐槽,“工作留痕”的正面意义,同样也不小。

比如,及时留痕,到了迎检时能少些临时抱佛脚、从头开始补台账、甚至造假的烦恼与忙碌。

再比如,工作留痕,是记录、证明自己想事干事谋事成事的最直接证明。

能让上级领导看到自己的付出、让下属感受到工作成果,同时也方便自己及时总结、复盘工作。

08

谈心谈话

关于谈心谈话,很多人印象是这样的:

会议室或谈心亭里,领导与下属促膝而谈,旁边一人忙着做记录,谈话结束后,谈话双方在谈心记录表上签字。

紧接着,“某领导与下属促膝长谈”的宣传报道跃然单位网站上面。

对此,很多人的评价是:

谈心谈话无非是走形式走过场,谈话人说的都是大道理,被谈话人说的都是好听的话……。这一制度的存在,毫无意义。

其实,谈心谈话是为着解决问题而来的,当被谈话人没委屈、没心理诉求时,谈心谈话更像是一次普通的交流,其作用、意义可能不大。

但是,如果被谈话人有委屈、想找人倾诉、想向领导寻求帮助时,这时候的交流是极其重要的,能及时为其解决很多矛盾与负担。

否则,如果任由心理矛盾、负面情绪累积,极可能会对其心理健康、工作状态甚至单位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总之,存在即合理。

职场上很多规则、制度,其形成、发展,都是为了服务职场发展、让单位及个人利益最大化。

唯有理解、遵守、利用好相关制度规则,才能在职场行稳致远。

作者:办公室顾问团 浪子燕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