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林排帮过牛吼哨,一个大胆的排工,因犯错竟找到安全的过哨方法

 历史解密坊 2021-09-16

吉林排帮在松花江上放排时,必须要经过一个叫牛吼哨的地方,据说此处极其危险,不少有经验的放排工都在这里栽了。可是一位新放排工在初次放排时,居然误打误撞地找到了破解之法。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吉林排帮过牛吼哨,一个大胆的排工,因犯错竟找到安全的过哨方法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吉林排帮在松花江上放排着实不容易,作为全国木仓的长白山,向全国各地供应着大量的木材。从清末时,东北排帮就开始利用松花江水流放木排,靠着江水的推力将木材送达目的地。排帮放排是苦活、累活,更是玩命的活,江水水道共有一百多个危险的哨口,如老头哨、牤牛背、三岔哨等等,百十年来,每一个哨口都有放排工的墓地,他们为了生计来到此处却最终丧命于此,不禁令人感叹唏嘘。

吉林排帮过牛吼哨,一个大胆的排工,因犯错竟找到安全的过哨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在松花江一百多个哨口之中,有一个最可怕的哨口,名为牛吼哨,它的出现几乎成为了放排人的噩梦。牛吼哨位于松花江中部位置,此处不仅水流异常湍急,而且宽度只比木排宽二米左右。更可怕的是,在牛吼哨的中心位置,居然卧着一块巨大的礁石,它坚硬且异常尖锐,将江水强行分为左右两条水流。

吉林排帮过牛吼哨,一个大胆的排工,因犯错竟找到安全的过哨方法


放排工们行至此处时,往往都会小心翼翼,先是几个人铆足了力气用木棹强行推动木排,令其尽可能地倾向于一侧,并根据水流的力量随势移动,如此才能勉强渡过可怕的鬼门关。否则的话,一旦放排工手上出现失误,则必然会出现排毁人亡的后果。正是因为如此,牛吼哨也被放排人称作是放排郎的坟场,江流儿(放排工自我戏谑的称呼)的墓地。

吉林排帮过牛吼哨,一个大胆的排工,因犯错竟找到安全的过哨方法


放排自然是苦差事,但各行各业都不缺人手,随着新人的不断加入,放排工们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二牛就是一位放排新手,他起初是跟着师傅一起学放排,后来把头们见其本事有所增长,便令其单独放排。第一次单独放排的二牛自然心里打鼓,但凡事都有第一次,于是他便硬着头皮接下了任务。放排的工作是危险且可怕的,在湍急的江水中,只有自己独坐于木排上,无论黑夜白天,无论风吹雨打,陪伴自己的永远是耳边流水翻起浪花的声音,以及讨厌又赶不走的蚊虫。当然,放排工二牛也需要时刻面对松花江上一百多道关哨的生死考验。

吉林排帮过牛吼哨,一个大胆的排工,因犯错竟找到安全的过哨方法


幸运的是,二牛顺利地通过了大部分水流激荡的关口,此时的他距离牛吼哨越来越近了。该来的终究会来,二牛站在木排之上,远远地就看到了牛吼哨,他集中注意力抓紧木棹,做好了一切应付意外的准备。木排行至牛吼哨中央,二牛用尽全力将木排撑至右侧,正当他暗自庆幸时,却不料手中的木棹突然“咔嚓”一声断为两截,失去支撑力的木排顿时如同断线的风筝,在江水的冲击下直直向正中央的礁石驶去。二牛心中一凛暗道不好,但此时再做努力也是徒劳无功,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万念俱灰的二牛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居然没有料想到排毁人亡,木排在即将触及礁石的一刻突然改道漂入左侧江道,并且不需要任何的助力。

吉林排帮过牛吼哨,一个大胆的排工,因犯错竟找到安全的过哨方法


劫后余生的二牛虽仍心有余悸,但却不由得纳闷起来,为何木排在没有助力的情况下会自然改道呢?直到后来,他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原来放排人都错误地估计了牛吼哨的水势,此地水流虽然急势,但却左右分明,水流的力量完全可以自然推动木排避过礁石,但如果贸然施加外力,则会破坏了木排与水流的动态平衡,最终令木排撞上礁石。引发一系列的惨剧。

吉林排帮过牛吼哨,一个大胆的排工,因犯错竟找到安全的过哨方法


至此之后,放排人都听从了二牛的建议,采用自然直冲的方式渡过牛吼哨,结果的确如其所言,木排不仅顺利通过关口,更省去了不少力气。看来,实践果真是理论的试金石。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智慧实在是令人钦佩。


参考资料:《放排》 曹保明著 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