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才是诸葛亮杀魏延的历史真相

 萧然静客 2021-09-16

 魏延是《三国演义》中一位十分悲情的人物,纵观魏延的一生,屡立战功,官至汉中太守,镇北将军。在当时张飞、马超等当时名将尚在的情况下刘备却最终选择了魏延镇守汉中门户,可见军事才能出类拔萃,其在任期间建立的汉中防线也成为蜀汉一道坚不可摧的坚实屏障。

这才是诸葛亮杀魏延的历史真相

然而提起魏延,人们多数想到的是他身具“反骨”,诸葛亮逝世前看出魏延在他死后必反,遂给马岱留下一个锦囊,魏延若反便诛杀魏延。那么魏延是真的有''反骨”?我认为是否定的!

首先刘备十分器重魏延,可以说魏延乃是刘备的嫡系亲信,一路官运亨通,深受提拔,没有造反的必要。

其次魏延很早便跟随刘备,乃是坚定的抗曹份子。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刘备在册封魏延镇北将军督汉中时曾问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魏延回答道:”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若曹操举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可见其誓死保卫汉中的决心。

再者,我觉得魏延并不具备造反的实力。魏延虽在蜀汉地位很高,但统率所部兵力却并不多,并且诸葛亮死后并未把兵权交于魏延,而是令他断后,我相信这样一位一身征战,久经沙场的老将不会蠢到就自己手中这几个人去造反!

这才是诸葛亮杀魏延的历史真相

那么,魏延的死因是什么呢?

第一:魏延乃是先主大将,蜀汉元老,诸葛亮在时尚可压制,但诸葛亮死后论资历整个蜀汉无人可与魏延相提并论,若魏延手握重兵,对蜀汉或许是一场灾难。因为魏延用兵胆大,善出奇谋。著名的“子午谷奇谋”便可见其用兵善行险招,然而这种并行险招的方式一旦被敌军识破发觉定会造成蜀汉一方军事上的沉重打击,三方势力中蜀汉本就国小兵弱,一旦在军事上遭受比较大的打击,极有可能导致迅速被曹魏吞灭,所以魏延活着对蜀汉而言是一个隐患!

第二:魏延自身性格原因。魏延性格豪爽,做事毫无顾忌,牛气冲天,为人直率是个实心眼,所以得罪了不少同僚,杨仪便是其中之一。《三国志·魏延传》记载,“延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可见魏延和杨仪之间水火不容的关系。诸葛亮在是尚可缓和压住两人之间的矛盾,但诸葛亮一死两人的矛盾彻底爆发,又加上魏延长期以来自身性格埋下的祸端,导致蜀汉朝中偏向杨仪,认定魏延谋反!

这才是诸葛亮杀魏延的历史真相

其三: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魏延没有正确认识到蜀汉朝堂的变化。魏延身为刘备大力提拔的亲信,自然深受其“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思想影响,抗曹北伐,收复中原的决心太过坚定。而事实上在关羽丢掉荆州,刘备夷陵惨败之后,蜀汉已无统一天下的实力与条件。诸葛亮数次北伐也不过是为了利用北伐战争转移国内的矛盾,缓和蜀汉内部的紧张关系。魏延错在没有正确领会到诸葛亮的意图,其过分激进的抗曹思想会给本就脆弱的蜀汉政权带来致命灾难。

这才是诸葛亮杀魏延的历史真相

综上所述,我认为魏延是在当时蜀汉动荡的环境下被选择放弃的一位悲情人物,他的谋反是一种污蔑、借口,是不符合逻辑和客观事实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