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家君子观

 PSY_HRM 2021-09-16

  君子是儒家思想中品质优良、道德完善的人格范畴;培养君子是传承道统、引导成长、存续文明的重要内容。书院培养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使学生成为或趋近君子。

一、君子有三乐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尽心上》

朱熹《集注》引林氏的话说:'此三乐者,一系于天,一系于人,其可以自致者,惟不愧不作而已。”

也就是说,一乐取决于天意,三乐取决于他人,只有第二种快乐才完全取决于自身。这第二种快乐属于“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的范围,而不是“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的东西。(见本篇13·3)

陶渊明:“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因此:俯仰无愧,君子本色。

二、 义利观:

1.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孔子把利分成两种:一种是合义的利,我们现代称为合理的权益;一种则是不合义的利,我们现代通称为不当所得。

合义的利,可以放心去追求;不合义的利,一定慎重。

实际上儒家所说的义与利,并不是对立的。做出两极化的解释,徒然造成很多义利的争辩,实在不符合孔子的本意。

小人唯利是图,当然不好。若是深一层思虑,把所追求的利益,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岂不就是君子了?可见小人修养自己,是可以变成君子的。

    淳熙八年(1181 年)朱熹邀请陆 九渊在白鹿洞书院所作的一场围绕“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主题的讲学。陆九渊因其讲学于贵溪象山,世称象山先生,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朱熹虽然与陆九渊观点不同,但是十分敬重他 的学问。陆九渊认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就在于对待义和利的价值取向差异,一个人有公平正义之 心,便可习得公平正义之理,从而做公平正义之事,如果一开始心术不正,凡事都以攫取个人私 利为出发点,那么之后一切行为都必然会走上歧途。 同时,陆九渊在这次讲学中认为,做君子应当知行一致,不可阳奉阴违,一些人表面上维护 圣贤学说,但是暗地里却谋一己之私,迷恋于官职高低、收入多少,这样如何能对国家和人民的 事业尽心尽力?义利观混乱必然导致价值崩塌、底线失守。只有从内心认同并树立正确的君子义 利观,才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形成自我制约机制。 所以,陆九渊对君子义利的阐释,将心与理合而为一,不仅在当时反响强烈,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子静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章,朱子以为切中学者隐微深痼之病。”也在思想 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扩大了陆氏心学的影响。由于陆九渊认为理出于心,所以他十分重视自我内 省的力量。因而,学习圣贤、立志君子的青年人抑或从政者,必须勤于自省,端正义利观念,做 到“供其职,勤其事,心乎国,心乎民,而不为身计”。如若一个人能够反躬自省,那么就能做 到自我修正,从而实现自我完善,这也就离君子人格的理想境界不远了

2、君子求诸己 小人求诸人

一般人的习惯,是先责备别人,再责备自己。比较好的,则是同时责备自己和别人。孔子认为如果能够改变过来,只责备自己,而不责备别人,那就是君子了。

深一层想,自己应当做的事情,如果没有做好,根本不应该责备别人。若是明白自作自受的道理,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原本就应该负起全部的责任,那就只会责备自己,而不会责备他人了。

求诸人是一种不诚实的表现,也是死爱面子在作祟。求诸己表示内心充实,对自己负责任,并不会没有面子。

规规矩矩做人,实实在在做事,本来就是自己应尽的本分。如果做不好,或者不够理想,当然应该求诸己,不应该求诸人。

3、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很亲和,但不会苟且赞同;小人曲从人意,却不能做到中正和平。

我们认为求同存异,在大原则相同的前提下,彼此尊重,好好商量,才是和而不同的君子。

勉强求同,难免各怀鬼胎。一旦利害冲突,马上四分五裂。就算现在不爆发,总有一天会出现重大的损失。

同而不和,实际上是混日子的和稀泥。表面上一团和气,结果却一事无成。把时间空过了,根本无法挽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