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学第一个月要狠抓,抓什么,看完你就知道了!(老师转给家长)

 道a68slrgj 2021-09-17
来源:教师之窗(ID:jszc918)

图片

新学期已经开始,都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而开学的第一个月,也是为整个学期打下良好基础的关键时期。
学习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如果孩子在刚开学时就没有跟上学习节奏,那么之后只会被落得更远。
所以,开学第一个月一定要狠抓,抓什么呢?

图片

狠抓状态,调整心态

学习状态决定学习效率,如果孩子只是身在学校,心却还在假期,那么自然无心学习,学习效率也很低。
于是,帮助孩子调整到正常的学习状态,就成了家长们的必修课。
1.调整孩子的心态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面对新学期,有些孩子会出现排斥、焦虑、恐慌等情绪,这都是正常的,家长应该看到并且积极回应。
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交流,理解接纳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学会如何排解这些负面情绪,例如可以想想学校开心的事情,想想自己喜欢的老师和同学。
同时家长要多说鼓励的话,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让孩子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开学。
2.调整家庭的氛围
开学了,孩子的生活改变了,相对应的,家庭的氛围也应该改变,如果说暑假期间,家庭的氛围是松弛的,孩子的状态是散漫的。
那么开学后,孩子进入了正常的学习阶段,家庭也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孩子稍微紧紧弦。
家长要逐渐减少家庭娱乐活动时间,减少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也尽量不要在家里组织娱乐活动,让孩子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同时注意,要督促孩子早睡早起,睡前可以让孩子看看书,听听舒缓的音乐,帮助孩子入眠。
3.调整自己的心态
面对开学,家长也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幸灾乐祸的表示孩子的好日子到头了,终于要让老师来收拾他了,这种心态只会让孩子更加排斥开学。
也不要对孩子开学后的生活感到焦虑,担心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抱怨孩子开学后家长也需要面对的一些问题。
要为孩子建立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让孩子信心满满地迎接新学期。

图片

图片

狠抓习惯,打牢基础

学习习惯决定学习成绩,小学标志着孩子接受正规教育的开始,这个阶段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这比盯着孩子的作业和成绩要重要得多。
1.提前预习的习惯
提前预习,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精神和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
让孩子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提前熟悉教材,带着问题去听课,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听课质量。
2.课后复习的习惯
有科学统计,每次课上学会的内容,经过一天就变成60%,到了第三天就少到30%左右。
所以,课后复习非常重要,只有不断总结、归纳、巩固,才能把碎片的知识整理成知识框架,融会贯通,做到真正的“学会”。
3.课堂学习的习惯
课堂学习是整个学习环节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听课要做到“五到”:
耳到:认真听老师讲,听同学发言;
眼到:看书本、看黑板、看老师;
口到:朗读、回答问题,响应老师;
手到:做笔记、划重点、做练习;
脑到:积极思考、注意力集中。
孩子做到这五点,自然能高效率的完成课堂学习。
4.书写端正的习惯
众所周知,现在很多大考都是采用网上电子阅卷,这对孩子的书写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要让孩子养成书写端正的习惯,每天抽出半小时左右,让孩子好好练练字,一手好字,能让孩子终生受益。
5.独立学习的习惯
孩子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必须让孩子自己对学习上心,如果想要让孩子学好,必须把学习的责任还给孩子。
家长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让孩子自己担负对学习的责任,学习过程中,家长只提出总体的要求,具体的细节让孩子去把握,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自觉性。

图片

图片

狠抓能力,挖掘潜能

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能力培养的过程,孩子最终会拥有怎样的人生,就看家长在成长过程中培养了孩子哪些能力。
1.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家长应该让孩子勤动手,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孩子才能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才能真正的成长。
2.运动能力
教育家蔡元培说过:“完全人格,首在体育。”我们鼓励孩子运动,首先目的是为了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让孩子身体更健康。
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让孩子在运动中收获强健的体魄,磨炼坚强的意志,变得勇敢且自律。
3.社交能力
良好的社交能力是一种基本素养,练就这种能力需要家长不断与孩子配合。
在孩子与他人的交往中,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尊重自己,付出自己善意的同时也要学会自我保护。
在孩子和他人交往的过程,家长不能主导,只能引导,家长学会退居幕后,孩子们的社交才真正开始。
4.抗挫能力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孩子的成长更是充满挑战和挫折,孩子必须有一定的抗挫能力,才能在遭遇挫折时勇敢的面对,并且走出困境。
家长的爱是孩子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家长的鼓励则是孩子翻盘的底气,始终陪伴,常常鼓励,一起面对,才是真正的抗挫教育。


图片

狠抓品格,塑造三观

一个人的品格如何决定了他是否能够在社会中立足,是否能够和人好好相处,是否可以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犯原则性错误。
真正影响孩子品格的是家庭教育,家长才是塑造孩子三观的主力军,在培养孩子成才之前,他首先是要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1.善良
善良比聪明更难得,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
家长要告诉孩子:等你长大后,会遇到一些挫折,也可能会碰到一些人性至暗的事情,这都是成长中不可避免的。
但是,一个人的力量,都是温柔生的茧。
你只有保持善良,才能永远能触碰到世间的温暖和生活的意义。
2.诚实
诚实守信是一个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品质,教育孩子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很大影响的。
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一个人要诚实,才能够建立起自己良好的信誉,如果经常说谎,当你说真话的时候,也没人愿意相信你了。
3.谦虚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学习是无止境的,家长应该培养孩子谦虚的美德,这样孩子才能包容万物,才能使自己日益充实和丰富。
所谓“满招损,谦受益”,只有学会谦虚,才能受益,学到真正的本事,才能真正的开智慧。
4.感恩
我们最大的悲哀,就是付出全部,却养出不懂感恩的孩子。
一个孩子如果不懂得感恩,哪怕其他方面再优秀,对于家庭、对于社会也全无益处。

好的亲子关系,都是双向奔赴的,培养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也是家长们必修的功课。

图片

孩子们一学期的表现就是在这一个月拉开差距的,刚开始没有打好基础,那后面再花3倍的精力,都未必能追得上。

所以,我们一定要抓紧这个时期,让孩子赢在新学期的起跑线上!

图片
来源:教师之窗(ID:jszc918),作者:蜉蝣。教师和家长都在关注的公众号!省心省力轻松教育孩子!转载授权请联系微信:zhaopin800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