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奶酪与蛆虫》读后感

 清扬往事 2021-09-17

今天上午一咬牙读完《奶酪与蛆虫》,我在微信读书点评里写到:一本关于被支配人群中的异类挣扎的一生。他的坚韧不屈和决绝令人惊叹,推动巨轮的从一只小蚂蚁的发力开始。

历史的巨轮上,记忆的都是些伟大的人,关于路人甲和路人乙的记载少之甚少。《奶酪与蛆虫》就是一本记载路人甲的书,也就是一本讲述普通人的历史书。还有一点是,它不仅仅是讲故事,记历史。它和《史记》中的列传有一点区别,它是以学术的手段去研究那时候普通人的人生遭遇,以此窥视那个时代里所发生的一切。它讲述的是16世纪意大利东北小镇上的一位磨坊主的人生经历,他的思考,他的坚韧,以及他的决绝,组成一段离奇的故事。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它的事实来源于宗教法庭的审判案卷。正是根据这些记载,来还原一位磨坊主的一生。从真实性这个角度上讲,这样的微观历史著作,还是更接近主人公那时的真实状态。他买书,借书,看书,和别人分享观点,最后遭受审判,毫不动摇,直至惊动教廷。他把一个安逸的磨坊主的一生活活过成地狱生活。其实,他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探究其中的奥妙。我在读完全书以后,依旧在思考——这位磨坊主接触的书籍是那么的有限,他是怎么产生那些奇奇怪怪的想法的?

只能说被支配阶层文化形成,是有生命力和源泉的。它的源泉可能来自于他们共同对生活的认知,这个生命力有可能是他们无法改变的命运。对自身生活理解的深刻,形成他们的思想。16世纪意大利东北小镇的这位磨坊主,在历史的巨轮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然而,他曾经卑微的就是一只蚂蚁。

这本书在微信读书有,可以免费,有1024页。你一点都不要害怕页数多,其实有600多页的注释,只要看500多页就可以看完这本书。我开始也是战战兢兢地读,担心自己不知道哪一天读完,谁知道一不小心看到注释。意犹未尽,又把前面500多页再读了一遍。


图片来自微信读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