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村民还钱忘记要回借据,债主利欲熏心反咬一口,看古人如何断案

 思明居士 2021-09-17

从古至今,因为借钱而引发的纠纷太多太多,有因为碍于情面没有写借条而昧良心的,有故意当老赖的…

今天我要给大家说的是一个有借条,有中人,本金利息已还却被重新要债的奇案。

话说古时候,有个叫刘知儿的村民,被知县排公差去京城押解白银,从县衙到京城一来一往需要一年时间。刘知儿因为没有盘缠只好向本村富户曾节借钱,并由保人出面写下借条,借银100两,借期一年,本利一共130两。

差事很顺利,一年后刘知儿交完差喜获家里粮食丰收,带上变卖粮食的130两银子去曾节家还钱。看到刘知儿很守信用,曾节便留刘知儿吃饭,不巧刘知儿家里来人说有急事,曾节也就不便多留,刘知儿忘记了要回借条便匆匆回家。

本金利息都还了,这事儿也就过去了,一切都平安无事。

不料,五年后曾节无意中在账簿里发现了刘知儿当初的借条,一时利欲熏心让手下人去找刘知儿还钱。这事儿放谁身上都冤枉的要死,刘知儿当然不会还钱,只是在心里后悔自己当初太大意没有叫上保人,也忘了要回借条。

最后,曾节一纸诉状将刘知儿告到县衙,并说这一百两银子是他多年积攒下的养老钱。

知县朱大伊也是个糊涂官,单凭曾节手中的借条便断定刘知儿想赖账,根本不相信刘知儿讲诉去曾节家的还钱过程。知县最后判刘知儿半个月之内必须还钱,并被打十个大板。

文章图片1

刘知儿家里根本拿不出来这130两银子,即使能拿出来肯定也不想还。就这样半个月过去了,刘知儿又被叫到县衙,这次,朱大伊不仅命令手下又打了刘知儿十个大板,并让手下人将刘知儿关入大牢。

一看要坐牢,刘知儿慌了,便向朱大伊保证,给他三天时间向亲戚朋友借钱,三天之内肯定还钱。朱大伊警告刘知儿,三天之内如果还不还钱,罪加一等。

刘知儿回家后哪儿也没有去,也没有向亲戚朋友借钱,而是将事情的原原本本写成诉状,待晚上跑出家门赶往府衙。

第三天早上,刘知儿将诉状提交给了府衙理刑郭老爷。这个郭老爷是个清官,看刘知儿老实巴交的样子不像是个无赖,心里便就信了三分,另外如果真如刘知儿所说,那个曾节五年一直没有催款,这也不合常理。于是,这个郭老爷便不动声色的让手下先将刘知儿关押起来。

关押了刘知儿,郭老爷便写下一张捉拿强盗窝主的牌票,上面写到:本府已经捉拿强盗周奇、张杰,周张二人供述曾节为窝主,所抢财物全部藏匿在曾节家,请速速捉拿曾节押解到府衙。

朱大伊看到牌票,不敢怠慢,带人抓了曾节押往府衙。

大堂之上,听说自己是强盗窝主,曾节大声喊冤,自己从没干过伤天害理的勾当,并信誓旦旦自己的家业都是自己辛辛苦苦赚下来的,几十年来收入支出都记得清清楚楚,里面并无外来不义之财,大人可以明查。

郭老爷便命人取来曾节的账簿认真查看,果然在一本账簿中查到:“癸酉年八月十一,刘知儿押解白银上京,借银100两做盘缠,中人叶文。”

接着,又在另一个收入账簿中查到:“甲戌年八月初三,收到刘知儿办利白银130两,大小六锭,刘知儿自己来,没有中人。”

看完账簿,郭老爷命人把曾节拖出去打二十大板。曾节一边挨打一边大声喊冤,老爷既然已经看了账簿,应该清楚我的家业并无不义之财,为什么还要打我?

文章图片2

郭老爷不理曾节,待二十大板打完,对曾节说道:既然你不是窝主,就让你的同伙周奇和张杰与你对质。

曾节不是窝主,巴不得同周奇张杰对质。可是等他看到带上来的人是刘知儿,一下子明白怎么回事了。

郭老爷大声问道:曾节,看看你的同伙,你是不是窝主?

曾节不停叩头大喊:老爷,我知错我有罪,但我真的不是窝主。

“错在哪里,该当何罪?”郭老爷问。

“刘知儿确实把银子还我了,却忘了要回借条,我不该昧了良心让刘知儿再次还银子。”

一边的朱大伊看的是目瞪口呆,还没等他回过神来,郭老爷把曾节的账簿丢在地上,让朱大伊自己看。看完了账簿,朱大伊大骂曾节混蛋,并要求郭老爷一定严惩曾节。

文章图片3

郭老爷不予理会,提笔判道:曾节为富不仁、财迷心窍,判利银30两返还刘知儿,再罚谷五十石交纳官府,县令朱大伊糊涂,罚谷七石,刘知儿立即释放。

看到这里,读者肯定为郭老爷这种清官叫好。不过,这是古代的案子,这事如果放到现在,曾节手中有刘知儿的借条,现在的法官有没有办法为刘知儿洗清冤屈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