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镜365】如何做一个普通人呢?

 明镜365 2021-09-17

图画:焯焯

生活案例——

初二的时候早恋,暑假分手了,现在初三开学分班了,我在重点班成绩垫底,他在平行班过得很好,篮球训练比赛什么的,作业也少,总之,我很羡慕别人的平行班轻轻松松。现在在重点班的我没有动力,也不想学习,原先我的目标就是考个高中就行了,这对于我来说不难,但是在这个班每个人的目标都是重点高中,上课节奏快,作业多,气氛有些压抑,还没有朋友。有时候下课看到他就感觉自己特别没用,喜欢的东西都留不住,还被人讨厌。我总觉得自己做什么都做不好,学习学得一塌糊涂,还喜欢假装努力,谈个恋爱也不会谈,搞得大家都不开心,还被他的朋友看不起。我对家人随意发火,总是让父母担心我,一想起那些,就觉得自己好差劲,不想面对,有时候还会想死,但是父母会伤心,别人也会觉得我用刀割腿懦弱,觉得活着也没什么意思。考上高中又怎么样?考上大学又怎么样?我只想做个普通人,道理我都懂,可是我现在就是觉得没意思,如果我一开始是一个坏孩子就好了,他们的期望就不会那么高了。

明镜解析……

好孩子和坏孩子的定义是什么呢?坏孩子那么容易做吗?做了坏孩子就真的摆脱他人的期望了吗?坏孩子是想做就能做的吗?没有好孩子又哪里来的坏孩子呢?……是什么样的人真的很难凭空定义,一定是有一个对比对象才能定义的,而且是彼此交换的,也就是说好孩子不一定真的好,而坏孩子也不一定真的坏;好孩子会做坏事,坏孩子也会做好事啊。因此,是什么样的孩子并不重要,那么,重要的是什么呢?

无论自己在别人眼中是怎样的,其根本上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因为,一百个人的眼里有一百个不同的你,他们都是只看到了你的冰山一角,如果在自己都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别人就更不能准确的了解你是什么样的人了。同时,人总是在经历中变化,而不是一成不变。有时是显而易见的,有时是潜移默化的。无论怎样,都一定是有所变化的,无非是变化大还是变化小,变得自己喜欢还是变得别人喜欢(其实,怎么变都很难变成别人喜欢的样子,毕竟你不是他,他也不是你)。所以,如何做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真正的样子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在青春期的时候。

青春期的心理状况本来就是敏感多,自尊多和想法多的时期,而这个时期也是要彰显自己独立性的时期,因此,有的行为是异常或是天马行空,只要不是真的心理病或情绪病,就没大问题,都是正常的心理发展阶段而已,既然是个阶段,会发生也会结束,过了就好了。但是,怎么过却是需要父母和孩子都要注意的,因为这个部分只有父母和孩子最有精力和时间来做,而且借助家庭系统的能量和氛围,就能更好地解决困难和矛盾,这就是家庭的功能。如果交给外部环境,就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了,可能性多,危险系数也高,尤其这个时期又很喜欢尝试新鲜的体验,就更不知道发展到什么状态了。所以,父母和孩子最好共同建立孩子的自我意识,可以从最简单的喜欢和讨厌开始,至少学会拒绝,也是在保护自己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而父母要理解和尊重孩子的这个阶段,以及这个阶段的行为,假以时日就可以稳定下来了,那么,父母也需要提升自己的自我意识,比如觉察力和沟通力,否则,结果不可想象。

总结,生与死的关系从来就是相对的,他俩是双胞胎,“未知生,焉知死?”孔圣人早就告诉世人这个简单的道理了,活着的时候能明白了活着的意义,等到真的要离开人世间的时候,可能才会理解死的意义吧,更何况,世间万物循环往复,轮回不断,就像四季更迭,白天黑夜交替,难道死就能解决这些问题了吗?躲是躲不过的,但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面对,只是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而已,只有当自己搭建起来自我心智模式的时候,这些问题就都会迎刃而解了,不过就是个幻象罢了,自己给自己做主,自己去承担自己的代价,这就是成长的精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