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荐书|李菲、黄书霞等编著《大艺微言:蜀中锦人话蜀锦》

 掌染草2012 2021-09-18

图片

图片

图片
书籍简介
书名:《大艺微言:蜀中锦人话蜀锦》

作者:李菲、黄书霞等编著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6月

ISBN:978-7-5690-3978-8

作者简介:李菲,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学人类学与少数民族文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研究会副会长,人类学高级论坛青年学术委员会副主席,《文学人类学》辑刊执行主编,研究领域为文学人类学研究、文化遗产研究、西南民族研究等。

作者简介:黄书霞,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文学与文化,文学人类学等。

图片
序言

大艺微言 非遗永续

李 锦

蜀锦,又称蜀江锦,专指四川成都地区生产的丝织提花织锦,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2006年6月,蜀锦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作为“中国传统蚕桑丝织技艺”的代表性技艺之一,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多年来,在学术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蜀锦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新作,以蜀锦传承人为中心,沿着“人—技艺—观念—物”的逻辑,深度呈现蜀锦与锦官城、蜀锦与成都文化、蜀锦与现代生活的复杂关系,令人耳目一新。

图片 

让“人”从“物”与“技”的幕后走向台前

蜀锦历史悠久,其制作技艺兴于春秋战国,盛于汉唐,是中国“四大名锦”之首,被称为“天下母锦”,保留了中国丝织品制作技艺的技术和文化基因,滋养了各地丝织技艺的繁荣、发展。蜀锦传承了锦官城独特的历史记忆,不仅是成都历史文化的千年名片,也是成都当代繁荣的文化象征。其保留的古老织造技法和深厚文化传统,使得蜀锦拥有“寸锦寸金”的美誉,在今天仍然被人们珍视。

图片 

近年来对丝绸之路的考古发现证明,自战国以来,蜀地通过北方草原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青藏高原丝路等通道,与西亚、欧洲、南亚互通有无,蜀锦作为丝绸之路商贸往来的重要货物,在华夏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蜀锦出蜀,便从成都一地之技艺与物产成为举世瞩目的华夏文明重要代表,也令成都这座古城与世界结缘。

在蜀锦的相关研究中,学界大多将研究重心锁定在蜀锦的织造技艺及其在各历史时期的发展情况等方面,相关著述或从纺织科学技术出发,具体介绍蜀锦的制作工序、花纹样式、艺术特色与技术革新等,或关注蜀锦的早期起源、历史发展、当代文化传承等,总体呈现出将蜀锦作为“物”和“技艺”进行考察和解读的特征,而未能重视蜀锦(大艺)背后的“锦人”及“人的生命表述”(微言)这一重要维度。即便今天,蜀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社会和公众关注,大家关注的重心往往还是在“非遗”光环下蜀锦作为“物”与“技艺”的呈现,而忽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传承人。

图片 

在本书中,作者创新性地提出,全面深入理解蜀锦技艺与传承的理论框架,不能仅仅停留在蜀锦之为“物”与蜀锦织造之为“技艺”的层面,而需要更多地关注“人—技—物—文化”这样一套完整脉络。因而,全书使用了口述史的呈现方式,访谈、整理和记述了一批长期从事蜀锦织造事业的普通蜀锦人的生命史,让锦人从幕后走到台前,在世人关于蜀锦的知识体系里,浓墨重彩地呈现出“人”的生命位置和历史作用,使得人们可以窥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生不息、永续传承的根本动力。

在鲜活的生命历程中呈现成都的文化活力

与蜀锦的漫长历史相比,传承人个人的生命史是短促的。然而,书中呈现的那些生命里,蜀锦的繁盛与成都的繁荣息息相关,蜀锦传承的自豪感与成都的城市气质成长融为一体。锦水岸边的机杼声,是成都古老而现代的活力来源。

两千多年来,成都一直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中心,历史上多位君王在此建都,秦汉时期,成都已“位列五都”,是享誉全国的商贸、文化名城,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汉唐以来,丝绸、蜀锦、蜀绣、夏布、漆器、竹器、川酒、川茶等传统手工制品种类繁多,传统手工业欣欣向荣,织锦业是支撑成都经济繁荣的重要产业。汉代朝廷就专设锦官管理,成都因此别称“锦官城”“锦城”。

图片 

传承历史,继往开来。在当代成都“新天府之城”的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蜀锦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既是建设天府文化宝库的重要内容,也是对成都城市名片和文化符号的创新书写。本书通过对蜀锦传承人生命史、技艺史和工艺观的整理和记录,再次彰显了天府成都的地域文化特色,也可为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和世界文化名城的建设提供重要的资源与动力,助力这座千年古城焕发新颜。

蜀锦之美,如锦水濯濯,如锦城花重。一丝一梭,一织一纹,千丝万缕都连接着一位位血肉丰满的锦人。透过本书,我们可以认识到蜀锦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和价值之根,在于这群普普通通的锦人,也在于世代滋养他们的这方水土、人情民俗、生活方式,他们的世世守望和代代传承,是成都文化的根系,值得我们每个人珍惜。

2020年5月10日

图片
作者自序

一座城的锦人·锦艺·锦事

李    菲

锦,是一种具有文采的织物。《释名》曰:锦,金也。故字为金帛。帛是古代丝织品的总称。帛字从金,名之曰“锦”,足见此种织物之贵重,堪称与金同价。《六书故》谓“织素为文曰绮,织采为文曰锦”。古代区别丝织品的贵贱,主要从有文无文而看,有文者贵。锦是织采为文,文采并茂,最为华贵精美。就是说,锦是一种以染炼过的彩色经纬线为材料,经过高超的织造技艺和繁复的工序而织成的多彩纹织织物,代表了中国古代丝织技术的最高水平。

一方蜀锦,一段传奇

作为我国“四大名锦”之首,蜀锦是中国乃至世界染织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传统民族纺织工艺品,因而也被誉为“天下母锦”。蜀锦因产于蜀地而得“蜀锦”其名。成都历来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商贸、政治与文化中心,因丝织业发达,在汉代即以“锦城”“锦官城”闻名天下。成都是我国唯一因“锦”得名的城市,且有因锦得名的“锦江”或“锦水”。蜀锦因而是成都历史和天府文化的一张千古名牌。今天的成都,享有中国“美食之都”“旅游之都”“熊猫故乡”等美誉,在城市文化发展与转型过程中,“新时代、新征程、新成都”,让世人对成都更加充满期待。作为重要的城市名片,“蜀锦”铺陈开天府之国深厚的地域历史文化画卷,更在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之中,以文创蜀锦的积极探索彰显鲜明的时代风采。

图片 

翻开传奇,由锦见人

新时期以来,口述史在历史学、人类学、文化研究等领域受到较多关注,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口述史方法的采用,不仅可在宏观方面关注国家、社会重大事件,反映历史潮流,也可在微观方面聚焦地域文化,折射出地方人群历史际遇、生命轨迹、日常生活及群体/个体记忆的细微之处,从而见微知著,使“小历史”与世界、国家、社会的“大历史”交织回响。本书题名“大艺微言”,即旨在以口述史的方法,在蜀锦当代历史发展的主线之外窥见锦人的生命轨迹、日常生活与甘苦悲喜,以口述者的个体记忆与叙事为依托,挖掘和展现天府文化中的匠人精神。以“保存记忆、研究记忆、分享记忆”为核心,本书记录下的,是默默无闻的普通锦人生命史,也是一部微观的地方社会文化生活史。

图片 

锦人说锦,世事皆情

翻开当代蜀锦史,其中少有天赋异禀的“锦人”,也少有在公众想象中被高度“诗意化”的传承。更多得见的,还是普通人的艰难学艺和艰辛守望。这片土地上翻涌着的家国命运、社会变迁的洪流,裹挟着蜀锦的传承与发展以及一个个普通锦人的生命轨迹,起起落落。命运如丝线,织入锦中;锦事相交缠,织就锦史。

要之,本书的缘起,最初是对蜀锦技艺的心神往之,继而更为蜀中锦人的生命故事扼腕沉思。在深入理解“非遗”作为人类生命实践方式的根本意义基础之上,由“物”及“技”,由“技”观“人”,正是本书立意“大艺微言”的基石所在。

图片 

历时一年多的数十场访谈,使我们有缘见过、倾听过、记录过许多再平凡不过的蜀锦人。他们当中,有些人,对蜀锦技艺如数家珍,开口即令人赞叹不已;有些人,回首半辈子乃至一辈子与蜀锦的相识、相守或离别,是在感慨蜀锦的命运坎坷,又何尝不是在细细咀嚼自己的生命与回忆;有些人,在困境中苦苦坚守,屡败屡战,在非遗保护国策的激励下不言放弃;有些人,则失落低回,感慨蜀锦适应不了瞬息万变的时代;还有些人,在访谈中落泪,最后却婉拒了我们,不愿将访谈内容收入这本书中,说“个中甘苦,已不愿再提”……

访过锦人,再见蜀锦,繁华依旧,却更能体察到蜀锦背后成都这座城、天府这方水土中蕴含的苦难与坚韧、荣华与磨难、世间情与烟火气。蜀锦,因而并非历史车辙下的遗迹,也并非博物馆中的遗技,而是交织错综的人生,是无法磨灭的生命。

2019年12月31日

图片
学术顾问

图片

胡光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锦织造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图片

叶永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锦织造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图片

  刘晨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锦织造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图片

刘荣璋:蜀锦织造高级工艺美术设计师、高级工程师
图片
锦人介绍

叶永洲(1931.11-),男,蜀锦织造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四川省民间工艺杰出传承人;主要从事蜀锦丢梭、挽花、织机装造、授徒传艺等多项工作。
刘晨曦(1943.3-2019.1),男,蜀锦织造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生于织锦世家,主要从事蜀锦纹织工艺中的挑花结本、纹样设计以及授徒传艺等多项工作。
胡光俊(1949.7-),男,蜀锦织造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四川省民间艺术大师;主要从事蜀锦纹织工艺设计、装造技艺、织造工艺流程管理及授徒传艺等多项工作。
刘荣璋(1946.5-),男,蜀锦织造高级工艺美术设计师、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蜀锦纹织工艺的纹样设计、意匠制作等工作,在创制锦画、复原古锦纹方面卓有贡献。
唐太康(1949.12-),男,蜀锦织造技艺成都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主要从事蜀锦染色、古代织机复制等多项工作。
叶顺清(1953.10-),男,蜀锦织机装造维修工、晒丝洗丝工;主要从事蜀锦织机装配、维修以及晒丝洗丝工作。
苏小萍(1943.9-),女,蜀锦织机装造工;主要从事蜀锦织机装造工作和织造准备工作。
樊群(1964.9-),女,蜀锦织机装造工;主要从事蜀锦织机装造工作。
夏桂珍(1962.6-),女,蜀锦织机操作工;主要从事蜀锦织机操作工作。
陈岚(1956.8-),男,蜀锦织机装造维修工、四川省丝绸工业(力织设备)省级操作能手、曾任原成都蜀锦厂织机运转车间主任;主要从事蜀锦织机装造、维修、保养以及织造流程管理等多项工作。
罗华定(1939.8-),男,蜀锦织机装造工;主要从事蜀锦织机装造工作。
黄萍(1968.5-),女,金笛服饰有限公司创始人;主要从事蜀锦文创及市场开发。
图片
目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编后记

蜀锦“非遗”传承的人脉、地脉与学脉

李    菲

本书是“大艺微言:蜀中锦人口述史”研究项目的最终成果。

从2017年底开始,我带领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学人类学专业与少数民族文学专业的一批有志于地方文化研究与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依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的支持,开展“蜀锦非遗传承人口述史”项目研究,并随后获得成都市社科院2018年度重大项目立项支持。 

在研究思路的总体设计上,从一开始项目组便确定了“以人为本”的问题核心,将蜀锦传承的“人脉”、巴蜀人文的“地脉”与文学人类学跨学科研 究的“学脉”相结合,积极探索高校、科研机构与致力蜀锦非遗传承的社会各界沟通交流、开展跨界合作的途径。具体而言,项目组充分运用人类学与文学跨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聚焦十余位平凡的蜀锦织造非遗技艺“守艺人”,以实地考察、深度访谈、音像辑录、文献搜集等方法,挖掘蜀中锦人个体生命历程、蜀锦工艺技术、蜀锦轶事以及当代蜀锦传承与文创等方面的点点滴滴,聚以成文,深度呈现蜀中锦人的生命叙事,可为公众打开一扇走近蜀锦的窗口,为未来的蜀锦研究积累宝贵的一手材料,也有助于莘莘学子走进社会,在实践中深入理解天府人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他们积极投身于非遗保护事业中来。

从2017年12月到2019年12月,项目组举办了多次学术工作坊、讲座和小型研讨会,邀请多位来自成都蜀锦业界的传承人、专家和工匠与四川大学文新学 院师生展开深入交流,就项目开展之前、项目进行期间以及项目后期的各种情况或问题进行讨论,并采取“指导教师—学生—传承人”分组对接的模式进行口述史访谈。在过去的两年中,访谈小组深入蜀锦传承人的工作现场,走进他们的日常生活,对他们进行了多次访谈和回访。在全面了解其生命历程的基础上,项目组对访谈录音资料进行认真整理,结合文献资料进行细致核对,口述内容文本经受访人本人复核确认后,再由学术顾问胡光俊老师、刘荣璋老师和叶永洲老师进行全面把关。正是在蜀锦非遗传承人和项目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本书方能以此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 

在此,谨向为本项目的开展和本书的编写提供指导、支持和帮助的各位 专家、老师和同学表示诚挚谢意,也期待蜀锦非遗传承事业生生不息、繁花似锦。 

 2019年12月31日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