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奉命将清废帝逐出故宫,同僚认为需2万部队,旅长:40人足矣

 读万卷书破万里 2021-09-18

编辑搜图

▲晚清四大中兴名臣

左宗棠是晚清所谓“四大中兴名臣”之一曾经以湖南巡抚幕僚的身份,与曾国藩、彭玉麟、胡林翼等人一道组建了声名显赫的湘军集团,后来又自立门户组建了楚军,先后与太平军、捻军作战,兴办洋务运动,历任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显赫一时。

编辑搜图

▲左宗棠也曾走科举之路

从秀才到举人,左宗棠也曾一帆风顺

左宗棠自幼出生于一个传统的“耕读世家”,全家10口人靠着40亩薄田养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由于其父左观澜是个秀才,所以左宗棠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读书学习,并早早就为将来的科举考试做准备,每次写文章之前,其都会仔细体会《四书章句集注》等八股文必读书目。功夫不负有心人,1827年长沙府试时,年仅16岁的左宗棠以第二名的成绩考中秀才。

编辑搜图

▲秀才们看榜

但第二年,左宗棠母亲去世,他必须居家守孝3年,自然也就不能参加随后的乡试、殿试之类了。1832年,左宗棠守孝期满,但考试的日子已过,只好凑钱捐了个监生,好歹获得了参加乡试的资格,但其在乡试时的答卷却未被考官选中,好在那一年恰逢道光皇帝50大寿,所以又额外增加了6个名额,左宗棠的卷子被重新选出,高中举人。

编辑搜图

▲左宗棠曾就读于岳麓书院

分神于课外书籍,进士屡试不中

但此后,左宗棠的科举之路似乎就走到了尽头,其在1833年、1835年、1838年连续三次赴京参加会试,但三次都铩羽而归,其中最冤枉的就是第二次,本来其已经考中,不过位列榜尾,后来因为临发榜时突然发现湖南省多录了1人,只好就把左宗棠的成绩给取消了。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其实,左宗棠虽然从小就在为科举考试做准备,但他与许多现在的孩子一样,从小上学就以高考为目标,但内心里却非常讨厌课本,更喜欢看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籍。在外人看来,这些书籍都是“闲书”、“课外书”,把大好时光浪费在这些“无用”书籍上纯粹是不务正业。也许正是因为把心思从八股文转移到了这些书籍身上,左宗棠这位昔日的科举神童才会逐渐不灵了。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不过,左宗棠看书并非完全为了休闲,实际上他阅读的都是经世致用的东西。比如,他17岁时替母亲守孝3年,曾专门到书铺购买了一些地理方面的书籍仔细研读,如清初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和乾隆年间的《水道提纲》等地理学著作,这也为他以后领兵作战、不远万里收复新疆打下了一定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