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秋冬宜进补,开春打老虎。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就来到了秋天。作为我们平常老百姓来说,虽然没有什么山珍海味,但是也抓住这进补的最佳时期。在众多食物当中,鸡也许是你的不二选择。吃鸡有对我们身体有哪些益处呢?椐营养学研究发现,有以下4个好处: 因为鸡肉中牛磺酸,可以增加人体免疫细胞,帮助免疫系统识别有害物质,从而有效地提高免疫力。 鸡肉中牛磺酸可发控抗氧化和解毒作用,可促进智力发育。 鸡肉含有钙、磷、铁及丰富的维生素等,有助于补血养颜。在农树遇到一些大病过后,感觉体力不支,力不从心的情况下,通常杀鸡炖汤喝就是这个道理。 中医认为,鸡肉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鸡肉对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月经不调、贫血、虚弱等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那么,怎么样鸡肉怎么做才更加利自己的身体健康需求呢? 如果你钟爱鸡肉的原汁原味,那么白切鸡是你的最佳选择。 原料: 净膛鸡半只(约500克),青、红椒丝各适量。 调料: 葱末,香油各30克,姜末,生抽、料酒各20克,盐3克,味精2克。 做法: 1、鸡肉洗净,用微沸水浸烫至仅熟,再用冷开水浸凉,斩块,摆入盘中,淋上料酒;辣椒丝焯水,沥干,放在鸡肉上装饰。 2、将其余调料放入同一小碗中,拌匀成料汁,食用时,蘸汁即可。 中医认为,板栗健脾养胃,补肾气,强筋骨,俗称肾果。与鸡肉同食,起到壮腰健肾的作用。 原料: 净膛鸡半只(约7500克),板栗肉150克。 调料: 葱段,姜片、料酒、盐、水淀粉、香油各适量,肉清汤1碗。 做法: 1、鸡洗净,剁成块;油锅烧热,下入板栗炸至金黄色,倒入漏勺沥油。 2、再热油锅,放入鸡块煸炒,烹入料酒,放姜片、盐、酱油、肉清汤,焖3分钟。 3、加入板栗肉,继续煨至软烂,加入葱段,用水淀粉勾芡,淋入香油,出锅装盘即可。 原料: 老母鸡半只(约400克),干益母草10克(或新鲜益母草50克) 调料: 盐,姜、枸杞适量 做法: 1、老母鸡洗净,剁成块,汆水,捞出沥水;新鲜益母草洗净,沥水,切段。 2、将老母鸡、益母草、姜片、枸杞一起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约1小时,至鸡肉软烂,加盐调味即可。 注意: 孕妇不宜炊此汤。 现在代医学研究发现,香菇具有防治肿瘤,抗血栓,健胃保肝,预防佝偻病及贫等多种保健作用。而香菇与鸡肉同食,则可增强其保健功效。 原料: 香菇6~8朵、生姜1块、青、红椒各1个、蒜2瓣、鸡腿2只、土豆1个。 调料: 料酒1小勺、老抽1小勺、盐,黄糖各适量。 做法: 1、生姜洗净,切片;鸡腿洗净,剁块;香菇用温水泡发,洗净,去蒂,切片;青、红椒洗净,切菱形片;蒜去皮,切片;土豆洗净,切块。 2、锅中放入油,大火将蒜片,姜片爆香。 3、加鸡块、土豆翻炒均匀。 4、加入料酒,生抽,老抽,上色。 5、锅中加水没过鸡块,加入一小块黄糖。 6、放入香菇、青、红椒,转中火焖30分钟左右。 7、待鸡块酥烂,加少许盐调味。 在《圣惠方》中记哉:本食普方中取母鸡益阴血、补气益脾;百合久蒸能益脾养心;粳米益胃气。用于产后虚羸少气,心悸,头昏,少食等。 原料: 仔母鸡1只,百合60g,粳米200g。 调料: 姜片、胡椒、盐、酱油各适量。 做法: 1、仔母鸡宰杀,去内脏,洗净;粳米淘洗净。 2、将百合、粳米放入鸡腹中,缝合,加入适量的姜片、胡椒、盐、酱油和适量的清水,大火烧开后,中小火煮至鸡肉熟透。 3、开腹取百合、粳米作饭,鸡斩块装盘,连汤带肉一起食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