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隐于市——访五路子拳传承人王宝仲先生

 成中行 2021-09-19

原标题:隐藏的武林——访五路子拳传承人王宝仲先生

【拳种简介】 五路子为至今仍隐于民间的优秀传统拳种,传承范围很窄,传人极少,外界少有人知。此拳古朴实用,注重功力训练,没有花法、套路。由胡延年先生传入北京,胡先生性情低调,不事张扬,技击功力深厚,吴图南等武术名家对其功力赞赏有加,并自认弗如。

【人物简介】 王宝仲(近70岁),师承于胡延年先生,北京温泉建筑公司经理,不与武术界来往,性情宽厚,功夫精湛,知者甚少。

文章图片1

五路子拳明师王宝仲先生

我从未断过这样一种念头:有没有一种缘份,让我认识一位世外高人,授我一身绝世武功……不是我看武侠小说看多了,我始终在内心里坚定地认为,中国传统武术里有许多失传的绝顶功夫永不再现,也有秘而不传的世外高人隐居山林寺庙乡村——我知道,我有一个武学情结有待去解开。

我能与五路子拳结缘,得益于少林五形八法拳代表性人物秦庆丰先生,正是秦先生的引荐,我得以认识戴合明先生。起初,只知道戴合明练八卦掌和形意拳,后来从秦庆丰先生那里获知戴合明拜得一位隐士,习练一种叫“五路子”的太极拳,说是古拳,在江湖上难得一见,属秘而不传的内家拳术。

文章图片2

戴合明,幼习家传少林拳,来京后,拜王桐为师,习练梁式八卦掌、河北派形意拳,后随杨立德、刘长国等师友习练武林大隐梁兴华传授郭汉之一系形意拳,后归宗五路子,为王宝仲首徒,劲力浑厚均整,为五路子门派壮年一代杰出人物。

2015年12月15日(农历十一月初五),戴合明带我去拜见他的师父王宝仲先生。王宝仲先生隐居温泉乡村,平时很少外出,更不过问武林是非。我与王宝仲先生座谈中,印象最深的是他讲的一个小故事。故事大意是:皇宫修建大殿前的护栏,限时完工,否则以欺君之罪问斩。工匠们夜以继日,在最后一天的下午安装最后一个汉白玉石狮时,一不小心石狮从手中滑落在地,摔掉了狮头。这还了得,时限已到,再重新雕刻一个新的是不可能的,主持工程的官员吓得大汗淋漓,不知如何是好。工匠的师父却不慌不忙地对他说,请大人不要着急,速派人去采购紫色蒜来,我自有办法。主持工程的官员虽然将信将疑,但大祸临头了,也只能死马当活马来医,派人去买来一大筐紫皮蒜交给工匠师父。工匠师父找来一根竹子削成竹片刀,把紫皮蒜切成瓣,取蒜汁涂于石狮子的断开处,然后把狮头粘接上去。半个时辰后,工匠师父故意把石狮子摔在地上,也没有摔掉狮头。主持工程的官员大喜,看着工匠师父亲手安装上最后一个石狮子,这才放心进宫交差。

王宝仲先生讲完这个故事,又说:“紫皮蒜汁粘接石狮子,多简单啊!但是如果不告诉你,你就不知道。你学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学的对不对。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张纸。我们这个门里的东西非常简单,一说就会,但是正因为太简单,所以不随便外传。如果随便外传,也就不值钱了。”

从百度里搜“五路子”拳,什么都搜不到,武林界根本就没有这个拳种。越是找不到,越是勾起我的好奇心。为了对“五路子”拳探个究竟,我多次去拜访王宝仲先生,并就当今社会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谈起许多失传的武功绝学,劝说王宝仲先生不要固守门规,再让这门武学拳种失传于后人。在我的再三劝说下,也许是对我倾心推崇传统武术的精神的感召(我说这话真是有些大言不惭了),王宝仲先生请示其师兄徐瑞先生和师父胡延年之子胡金芳之后,终于答应了我的请求,把此拳种公布于世。

文章图片3

王宝仲先生之子王世明

接下来的工作任务就艰巨了。关于五路子的资料太少了,几乎没有。因为此拳秘而不传,不立著述,只凭师父身传口授,所以无法系统地整理这个拳种的来龙去脉。

“五路子”内含八门五步十三势,掤捋挤按採裂肘靠为八门,左顾右盼前进后退中定为五步,牵拨合进粘黏连随为八卦,提举吞吐开合升降为八法,练时讲究“松软慢、轻灵活”,但出手时“疾快猛、稳准狠”,钢硬如铁。

“五路子”拳谱里说,五路子要先练软手,把一双软手练得铜筋铁骨,如鞭如绳打四面,有钢有柔是好拳。

此拳拳谱(不对外公布)诗云:

运动活泼柔又坚,

如同钢条用丝缠。

外面柔软内钢硬,

身如悬钟触既鸣。

软手是五路子拳的秘笈——这也是五路子“十三势”的精华所在。

“五路子”讲究沾衣发力,力透五脏六腑,轻则伤残,重则吐血身亡。以我的浅见阅历,其它拳种对敌时躲闪还击,而“五路子”则是以静制动,不躲不闪、迎敌而上,正所谓“以柔克刚,舍己从人”。简单举个例子:我与敌交手,敌拳打我,我也打敌,敌打中我,我受伤后会皮青脸肿,我打中敌,敌表面无碍,但内里必气血脉络受阻,疼彻骨髓,日后再出现淤青肿胀之状,且由里到外扩散,需入院治疗方可。这就是“五路子”里的透劲所为。

据王宝仲先生讲,他的师父胡延年当年去官园闲逛,看见一中年男子对着一棵大树挥臂抽打,这引起了他的注意,后来他每天都去观看,那男子的双臂已练的硬如刚铁,树皮都有破损处,可见其铁臂功已到一定火候。胡公一生从不与人争,但他那天动了好胜心,也许是他想验证一下自己所练的透劲,于是走上前去与那男子搭讪:“你这样练管用不?”

那男子一听,心下来气,说:“你想试试?”

胡公伸出胳膊说:“要不你往我的胳膊上劈一下,看我疼不疼?”

那男子哼了一声,说:“你这老头,你看看这棵树,你看看树皮。”

胡公笑了笑,淡然说:“你就劈吧,有多大劲使多大劲,我就想看看你那样练管用不?”

那男子被胡公的一番话激怒了,抡起胳膊照准胡公伸出的手臂劈了下去,胡公眯着眼,手臂只是那么往上轻轻一抖,只听那男子嘴里发出哎哟一声,抱着右臂蹲在地上,面色腊黄,冷汗直流。胡公上前问他怎么了,他不搭话,起身就走。从此,那棵树下再也不见他的身影。

文章图片4

王宝仲先生弟子施卫波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2014年冬天,借王桐先生在良乡收徒之际,我邀天津的形意拳名家于纯海先生、《全球功夫》杂志执行主编杨文学先生、北京八卦掌研究会副会长罗富庆先生等朋友,在戴合明先生的陪同下,到良乡苏庄我的“东方国术馆”交流技艺。于纯海先生早已名震武林,在跟大家的交流中,说起自己的铁臂功夫,引起了戴合明的兴趣,两人遂以臂相劈,不分胜负。我不知道于纯海先生有什么体会,事后我问戴合明先生,戴合明先生说:“以武会友,不能伤了和气。”我当时对他的功夫感到很是好奇,也心存怀疑,就说:“我劈你一下!”

文章图片5

王宝仲先生的弟子郑炜

戴合明好像早就看透了我的心思,笑笑说:“你劈是劈,可轻着点,使大了劲伤着你自己。你劈吧!”说着,他伸出手臂让我劈。

我心里话,是我劈你,又不是你劈我,我使劲劈你你疼才是。我狠劲往他手臂上猛力一劈,哎哟,那种疼像铁钻一样钻进骨髓里,然后形成一条线从小臂蹿到了我的肩胛骨那里。我抱着手臂坐在地上,咬牙忍着好久才缓过神来。那种疼的滋味,跟别的疼的滋味不一样。别的疼是外皮疼,这种疼是往骨头里钻的疼。第二天,我的手臂青了一大块,也肿了,用土豆切片贴上,慢慢消去青紫,但骨头一直疼了半月才好。

鉴于以上体验,“五路子”与敌交手,纵使不沾衣发力,直接斩敌之手,也占上锋。打个最笨的比喻:你会武术,我不会,你赤手空拳,我手里拿了两个铁棍,你伸手打我,我直接用铁棍往你手上打,你抬腿踢我,我用铁棍直接往你腿上抡,除非你真是武功盖世,否则,吃亏的是你不是我。“五路子”练的两只软手如钢似铁,行走江湖,艺高胆壮,自信满满。当然,你武功再高,也打不过一个手握枪支的文弱书生,但这是抬杠。

“五路子”没有华丽好看的招式和名字,有的只是农家生活中诸如刨地、扬场、推磨、劈柴、摇辘轳……等等朴实简单的动作。以上动作虽然简单,但每个动作在实战中又有不同的多种变化,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法自然,大道至简。

文章图片6

2017年10月9日,著名武术家王桐先生(前排中)携爱女王惠斌女士(后排右一)拜访王宝仲先生(前排右一),并合影留念。前排左一为原永丰党委书记少林拳名家王春先生。后排左一为张大千再传弟子书画家石建民先生。后排左二为祁家通背拳明家、书画家吕建臣先生。后排左三为五路子拳传人刘海先生。后排右二为五路子拳传人戴合明先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