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读道德经(连载17):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道德经学用 2021-09-19

内心清明的人,不会在言语上显山露水,只会用行动表明坚守。

因为,世上最愚蠢的行为,就是不停地给别人讲道理,而自己却做不到——所以,只要管好自己,周围就会变好;只要做好自己,众人自会相随。

历史上有个故事,叫做“雷泽让渔”。

大意是讲,舜治下有一处大泽叫“雷泽”。一日舜行至雷泽,发现渔猎的好位置都被青壮年占了,而体弱老幼者只能缩在水流湍急处,勉强捕鱼度日。当时,舜什么都没说。

后来,舜也来捕鱼,大家赶紧把好位置让给他。但舜却躬身请体弱老幼者过来,他自去了险滩处放钩。连续几日下来,百姓们开始效仿舜,不再争抢好位置,而纷纷去争着照顾弱小。一时之间,雷泽和气大盛、淳朴回归。后来经过舜的治理,雷泽终于不再是一副穷山恶水的样子了。

其实,一个人说的再好听,也不如用实相来展现更好——因为,只有做到才有磁场、有力量。人的行为就是自己的名片,做事就是向全世界介绍自己,这就是“不言之教” 。

但做事也分三、六、九等,有时做同样的事,不同的发心,结果也截然不同。

所以,老子让我们在“行不言之教”前面,还要加上一个“处无为之事”。因为,“行不言之教”是方法,而“处无为之事”是态度——这两者是一内一外、一动一静的平衡。

只有态度端正了,人生才不会跑偏。

其实,“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是投身事业、埋头苦干,这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在做事中磨心性”特别适合现代人的修行。

因为,“无为”是无我无名、无私无妄,这时人的心流极其简单而纯粹,却专注而有力,他心中纯然是利他,连奉献的概念都没有。也唯有如此,才能引发更高维度的能量流经,帮助我们实现梦想。

但一开始功夫还不够时,念头此起彼伏,根本就管不住,怎么可能静得下来呢?

这时候,您不妨去聚精会神地做事,可能反而更容易宁静下来——在做事时,我们都体会过忘了时间、忘了饥饿、灵光乍现的那种状态,这实际上就是短暂的天人合一。

坚持聚精会神地做事,其实和读经、打坐、站桩这些形式差不多,都是为了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内修的功夫深了,我们才能做到“无为”——无为,就是没有一丝杂念的做好经手的每一件小事。

这个世界,从来都不缺夸夸其谈的人;但真正能用生命演绎真诚与抱一的人,却太稀少了。所以,只要你足够真诚、足够抱一,坚持下去,你能得到的绝不是一般的成功,而是属于大生命整体的大成功!

祝您夜梦吉祥

明天“夜读道德经”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