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期末考试最怕的是老师反复讲过的题还是做不对,解决办法只有一个

 creazybo 2021-09-20

文章图片1

作为学生,每个人似乎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着一种困惑,那就是我也学得很努力,但是成绩依然不见提高。如果这个问题反复出现,必然对学生造成重大打击,会不由自主的产生自我怀疑,心生迷茫,进而严重影响到学习状态。

自认为学得好却就是考不好,这个问题由很多个因素构成,今天我要关注的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即学生与老师配合配合的问题。

每次考完试讲评试卷的时候,面对学生卷面上的一个个扣分点,老师都是恨铁不成钢的神情,然后免不了要抱怨几句:这些题目都是我在黑板上讲过的类型,为什么你们还是做不对?

而作为学生,更是心绪难平,有些甚至气氛得砸起了桌子:这些题目明明老师都讲过的,我竟然还是做错了,简直不能容忍!

文章图片2

这种老师不解、学生不满的情况在很多学科上都会出现,尤其是数理化。我们知道, 在高一高二,学生所考的试题难度都是小于高考模拟题的,那么降低难度的一个做法就是,让与老师讲过的一些类似的题目出现在试卷上。当然这些题目一般都具有典型性,肩负着培养学科能力的重要作用,是属于必做题。

老师会对这样的题目进行详细地分析讲解,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自觉收获颇多。这时下课铃声响起,一节课也结束了,老师最后会要求一句:同类型的题目,大家要多做几道。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

老师精彩的讲解结束了,老师的职责也就完成了,但是学生的学习并没有就此完成,也不应该完成。作为班主任,我曾就此问题和班上很多学生了解过:老师讲过的题目,自己再做一遍,一定能完美的做出来吗?有一少部分学生自认为做不出来。那么,如果过了三天,再去做这道老师讲过的题目,问及的学生中有一半的自认为做不出来。

另外,老师要求的课外完成几道同类型题目的练习,能真正做到的学生并不多。大多数学生总是带着课堂听懂了老师讲解,就以为自己彻底掌握的心态,将这道题纳入已经学到手的内容当中。实际上并非如此,他可能完全没有掌握,考试便是最好的证明。

文章图片3

练不透,练不熟,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只能导致看似会的题目最终做错。

老师以为同学们课后是巩固了的,学生则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也可能是没时间去做相应的练习,最后的结果却是双方都感到意外。当然,这其中需要反思的应该是学生,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一道题、一个类型的题目是不是真正掌握,实践是最好的检验——独立自主地做一遍。但这还不够,还需要通过同类型题目的练习来强化知识和解题技能的迁移能力。如果同类型的题目也能顺利做出来,这时才能自信的说:我掌握了。

有一种学习节奏是很忙却没有多少收获,有一种低效率是抓不住学习的侧重点,无视老师指明的努力方向。找重点找难点,不如找得分点,把原本可以在平时牢牢抓住的得分点轻易放过确实可惜。体现执行力,把老师的要求变为行动,让课堂成为学习的起点而非终点,学习就一定是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在前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