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教育的细节与大节》有感

 猫条山 2021-09-20
    利用假期再次认真地阅读了李冲锋的《教育的细节与大节》一书,感受颇深。
    这篇文章主要内容是作者教育的思考。这些思考,既关注教育是什么,关注教育对人成长的作用、教育对人生的意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关注教师如何成为专业人士、如何有尊严的教等教育的大节问题;也关注如何才能把课上好,关注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的插嘴、举手,学生语气、音量,学生的沉默、调皮等细节问题。
   《英国首相小学成绩倒数第一的启示》让我感受很深的是:赏识教育的提倡者周弘总结了教育的花苞心态,即把孩子的错误与不足看做孩子成长中的花苞,相信有一天这些花苞会开花。他用实例说明了一个数学不好的小孩由于父亲的鼓励对数学的兴趣像火山爆发一样,小学6年的数学三年就学完了,还跳了两级,所以做家长的有时候要倒过来看孩子的问题,就能化腐朽威神奇。教育中的花苞心态就是父母和老师摒弃功利心态,给孩子留出成长空间。后进生、学困生和问题学生,不论他们是学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需要父母和教师给与更多的帮助和关爱的群体。他们也是最遭父母和教师头疼的群体。这样的孩子最容易从思想上被抛弃。一个孩子被父母或老师从思想上抛弃是最可怕的。放弃一个人很容易,教育好一个人很难。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对差生说,你们要相信自己是一个大器晚成者。每读到这句话,我都很感动。一个老师能够这样看学生,那么学生也就有了信心。给学生留空间,说到底是要保护学生的信心,给学生留信心。教育最可怕的就是对学生失去信心,就是学生自己没有了信心。不论做教师的还是做父母的,都应该对孩子抱有信心,特别是对那些学习不好、表现不好的孩子抱有信心,对他们的未来要看到无限的发展空间,要坚信孩子是不断发展的,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的。相信,只要做父母的和做老师的在思想深处、内心深处为孩子的发展留出空间,孩子就会对自己有信心,就会朝着无限可能的空间发展。
     什么是教育信任?简单的说,教师信任自己的学生,学生信任自己的老师。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反思一下,我们信任自己的学生吗?如果我们得到了学生的信任,那么学生就会把我们当做可以信赖的人。他们就会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甚至把自己的秘密告诉我们。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就会向我们求助。如果得到了,那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成功的教育必须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成功的教育必须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没有信任的教育是不成功的,信任缺失的教育是失败的。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建立在教师可靠的品格上建立在教师可贵的专业技术水平上,建立在教室对学生的负责任上,也建立在教师能够为为学生分忧解难的行动上,建立在教室能够为学生严守秘密的谨言上。作为一个被学生信任的教师是幸福的,当然也肩负着被信任的责任。人与人之间,给予信任,比给与赞美更重要。赞美别人我们都不吝啬,但信任别人呢?并不是那么容易。因为信任的建立需要建立一个对对方考察、考验的过程。只有经得住考察和考验,才能够获得信任。教师这个职业可能天然的包含着被信任的天性,也包括品德上的信任,还包括生活中的信任。我们在与学生的相互信任中,相互支撑,构建可靠的师生关系,构建可靠的教育品质,也构建美好的教育人生。
    《教育的信心》这一文,让我明白教育首先需要的是信心。这种信心是包括很多的含义的。教师要相信教育在人的发展和成长中的作用,相信教育可以给予人的发展与成长以巨大的力量。教育建立在人的可教性基础上的。教育才可以塑造人、影响人、改变人,给予个人的发展以推动,给予社会的改变以推动。教师要对要教育之于个人成长与社会改进的力量深信不疑,并积极为之。教师要对自己抱有信心。教师要对学生抱有信心。教师要相信学生是可教的,是能教的,是能够教好的。教育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学生是需要教的。如果学生不需要教,也就不需要教育,不需要教师了。教师对学生抱有信心的基石在于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人。教育就是把学生引向正确的方向,把学生的能力发挥出来,把他们的潜力激发出来。每个人都是发展的,这种发展具有未完成性,人的发展与人的生命相始终,死亡是发展的终点。在人生的路途上,人永远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因此,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发展,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可教的,永远对学生抱有信心。教育要给予学生信心教师不仅要对学生抱有信心,而且要给予学生信心。教育要让学生相信自己,给予学生自信的力量,让他们有强大的内心力量,让他们有内心强大的自我。给予学生信心就是给予学生面对苦难、挫折、失败、苦难的力量,给予他们百折不挠的力量。教育不仅要让学生相信自己,还要让学生相信真善美,相信正义、相信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信美好的明天。这是他们可以面对人生、面对社会、面对未来的更为深刻的力量。教育最怕放弃信心教育最怕放弃信心。信心本身是教育的重要力量信心是慢慢长成的。让我们慢慢地培养教育的信心,培养对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自信。让我们在信心的成长中成长。信心成长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如果我们要为教育安心,那么第一颗心就是信心。我们相信教育,我们相信自己,我们相信学生,我们是教师。
   文章《教育的决心》要想做成一件事情,特别是一件大事件,往往需要下定决心,付出艰辛和努力;教育就是一件需要下定决心去做的事情。成功的教育需要决心,而教育的成功有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的决心。作为教师,应该有决心教育好我们才学生,特别是在面对那些学困生后进生时,我们更需要下定教育好他们的决心,要有一钟教育上不服输的精神。有一种无论如何也要教育好他。有了这样的决心,也就有了克服教育中困难的力量,有了这样的决心。也就给予了学生成长中精神力量。教育的决心,是一种教育意志,是教师意志的体现。教育的决心,也是意志教育志气,一种教育不成,暂不放弃的志气。教育的决心是一种教育力量,给予教师克服教育中困难的力量,给予学生不自我放弃的力量。成就教育事业,必须有教育的决心。坚决教育好,决不放弃。
   《教育的耐心》一文告诉我们教育需要耐心。教育不是以自己的意志行事,而是要遵循学习者身体与心性成长的规律。教育受制于学习者身体与心性成长的规律。遵循学习者身体成长与心性成长规律的教育,才是遵循了教育的规律。这篇文章中让我知道,除了教育在追求快,缺乏耐心之外,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也存在缺乏耐心的情况。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太急于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学习,太急于让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太急于打断学生的发言,太急于想让学生学会。很多的教师的教学是在赶进度,按照教材,按照教学任务,而不是按照学生成长的规律,按照学生学习的情况。让我知道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要有耐心。教育的耐心需要我们学会等待。等待是教育的艺术。甚至是教育的大艺术。没有耐心,不会等待的人,不配当教师。教师急,其实是一种教育的扼杀。因为教师不能等待而扼杀孩子兴趣与积极性的实例有很多。相反,那些等待时间成熟而教育孩子的优秀教师大有人在。诲人不倦也是耐心的体现。耐心是一种教育技术,也是一种教育艺术,耐心更是教育的一种品格。教师应该具备耐心的教育品格。教师要磨练自己的性子,修炼自己的耐心,耐心的向学生讲解,耐心的等待学生学生回答,耐心的聆听学生回答,耐心的给学生解惑,耐心的批评教育学生,耐心的等待学生的转变。教育的耐心,其实是一种守护,守护着学生心灵,守护着学生成长,让学生顺乎天性的成长,在正确引导下健康成长。让我明白,我们在耐心中展现教育的品格,在耐心中散发教育的力量,在耐心中成就学生的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