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找到技术高的中医,只要在你的手腕上摸一会,就能准确的说出你身上存在的各种症状。让你感觉非常神奇!那么中医为什么仅仅摸一会你手腕的血管就能说出你身体的各种症状呢?
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攻击中医号脉是医生的主管臆断。是忽悠人的把戏。很多传统中医缺乏西医理论的深入了解,中医的词汇大众也不了解,不能从科学层面为号脉做有效的辩护。也有一些人他们对中医缺乏了解,再加上越来越多的中医依赖仪器,不再苦练脉诊技术,因此让很多不明就里的人,误信谣言,错误的认为中医号脉不科学。如果号脉纯粹忽悠人就不可能在历史长河中延续几千年,如果你找的大夫,号脉后说不对你的症状,你会放心让他治疗吗?
我个人认为,现代中医不仅要多读古籍,还要对现代医学基础理论有深入了解。因为现代医学基础对生命物质层面的认识细致深入,但缺乏器官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也不够辩证。而中医哲学体系整体辩证的思维体系,应该用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辩证思维方式去整合现代医学基础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中医号脉主要用指腹感触患者手腕的桡动脉,这需要锻炼出灵敏的手指触感。才能鉴别出细微差别!
中医号脉主要分为7个维度。
第一是血管跳动的力量,代表生命的动力。有力量代表气多,血管跳动力量小代表气虚。只有脉搏跳动有力,却没有稳定的节律和柔和的节奏就是严重瘀堵。西医是研究身体物质的,而气既看不见,也无法测量,所以不在研究范围。是被排除在门外的,但是活人和尸体从物质层面没有增加或减少,差别就是有气和没气。
第二个维度是血管跳动的快慢,血管跳动的快,说明心包有热,血管跳动的慢说明体寒。血管就相当于体内的河流,就像夏天河水多,水流急,冬天河水少,水流缓慢。健康的人脉搏跳动应该和缓、柔和、有力、节奏一致。太快,太慢,都是病态。
第三个维度是血管跳动层次的深浅。血管在表皮跳动的称为浮脉,用力在深层才能摸到血管跳动的称为沉脉。代表身体瘀堵的层次。
健康的人脉搏应该浮沉基本一致。尺脉稍微偏浮,关脉和缓、寸脉沉稳有力。
第四个维度是血管跳动的弹力,代表血管的收缩范围,如果血管跳动幅度大,柔和代表血管弹性好,是健康的标志,如果血管跳动的幅度小,代表血管硬化,缺乏弹性,是身体差的标志。中医认为血管属筋,阳气充足才会柔和,弹性好,如果体寒,血管就像放冰箱里的筋肉,硬脆而没有弹性,脉搏弹性差,紧致,是体寒的表现。
第五个维度的血管跳动的节律,血管跳动受心脏影响,心脏肌肉分为三层,最里层是纵向肌肉,纵向收缩,收缩主要是把血液从新房打到心室;中间层是环向肌肉,从周围向中间环向收缩,主要是把血液泵出心脏;最外层是斜向肌肉,是程螺旋形方向收缩,既能辅助心脏收缩,又能协调四个心脏房室之间的联系。所以健康的脉象也应该有这样的节律,有和炫音,中医称这种脉搏跳动和炫音节律为胃气,中医认为有胃气则生,没有胃气就命不长。
第六个维度是脉搏的节奏,健康的脉搏的节奏应该快慢一致,如果脉搏忽快忽慢、中间有停歇,就代表内脏出现病变。
第七个维度就是脉搏跳动的定位.
医生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放在被检查者手腕部,挠骨头内侧中指所放部位称为关脉、食指放在腕横纹下面称为寸脉,无名指挨着中指所放部位称为尺脉。轻按对应于身体浅层代表体表,也对应于六腑,深层代表身体内部,对应于五脏。靠近指端为上,靠近肘端为下。挠骨头内侧关脉段血管跳动,对应于膈肌周围血管,右手关脉浅层对应于胃,右手深层对应于脾,左手关脉浅层对应于胆经气机,左手深层对应于肝经气机。腕横纹以下寸脉段血管动脉血管对应是心肺,左手寸脉浅层对应小肠气机,左手深层对应于心的气血。右手寸脉浅层对应于大肠气机,右手深层对应肺的气血。尺脉段动脉对应肾和命门,左手浅层对应于膀胱气血,左手深层对应于肾脏气血。右手尺脉浅层对应于三焦,右手深层对应于命门(生命的核心动力,也是修复能力)
深浅五分定位维度,就是从轻到重,分为皮、脉、肉、筋、骨五个层级,分别对应于肺、心、脾、肝、肾五脏。
深浅三分定位维度,轻力度摸皮肤脉搏属于浮取,代表上焦心肺,中等力度摸肌肉中的脉搏属于中取,代表脾胃。再加力摸筋骨层脉搏属于重取,代表肝肾。
中医把常规脉象分为28种,1浮脉、2沉脉、3迟脉、4数脉、5洪脉、6、细脉、7长脉、8短脉、9实脉10、虚脉、11滑脉、12涩脉、13紧脉、14缓脉、15牢脉、16弱脉、17伏脉、18芤脉、19濡脉、20革脉、21散脉、22微脉、23结脉、24代脉、25促脉、26疾脉、27动脉、28弦脉。这28种脉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同一个人身上两种以上同时出现。另外还有少见的一些怪脉。但宗旨都是在这7个维度内辨别。
中医看病不同于西医的地方,西医可以单纯依靠知识和仪器,就可以完成诊断和开药。而中医则需要把广博的知识范围,极高的悟性(因为每个人的先天体质不同,经历病程不同,所处环境不同,不同季节人体气机所在层次不同,脉象深浅不同。而好的中医必须要考虑各方面因素进行区别辩证),以及把技艺修炼到一定高度,综合达到艺术的高度才能达到神奇的治疗效果。
就像脉诊,理论简单,但是临床应用起来,要依靠手指的灵敏度去鉴别各种症状的极其细微的差别,就需要把长年累月的训练才行。
最后祝愿所有看到文章的朋友,身体健康,阖家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