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块一斤的茶,第一泡就要坐杯30秒的白茶,背后藏着什么故事?

 小陈茶事 2021-09-20

《1》

茶友发来一个视频。

我正在做中秋节的民俗活动,香汗淋漓中,来不及看,就把手机递给了李麻花。

结果小李同学一边看,一边笑。

快要乐晕了。

是的,她不是热晕过去的,是乐晕过去的。

在这个36度高温的中秋节前一天,在这个满是香烛味的地方,李麻花同学有什么事,这么高兴呢?

我凑上去一看,也乐了。

最后,小李同学吩咐阿萝,把我们家的好茶末,寄一些去给他喝吧。

看李麻花这嘴,太毒舌。

你就算是觉得人家天天喝不好的茶,心生怜悯,也不能这样表达。

人家已经天天喝不好的茶了,还要被你嫌弃,这日子怎么过呀?

《2》

细究起李麻花毒舌的原因,是因为,她看到有位圈内人发表言论,说,冲泡白茶,第一泡就要坐杯。

不仅如此,还要坐杯30秒。

欧买糕,坐30秒出来,这茶还能喝吗?内质大量释放,又苦又涩,难喝极了。

反之,如果一泡白茶,第一冲就要坐杯30秒才会有味道,才能释放出足够多的内质,这样的白茶,全靠闷,内质如此单薄,怎么可能是好白茶?

原本,这样的茶,就该归属到品质不佳这一类去,也并不提倡大家去喝它了——内质单薄的茶,也许产区不正,也许树种不纯,也许工艺不佳,总之,都不建议喝——喝茶是为了情调,也为了健康,不管是哪一种目的,都要选择喝好茶,远离劣茶。

然而,却有一部分圈内人,不但天天在喝这种品质不佳的白茶,还四处宣传这种白茶该如何冲泡才好喝。

这种情形,就好像有人天天在菜市场捡烂菜叶吃,还四处宣传如何煮烂菜叶才好吃、不停分享煮烂菜叶的方法,并引得一帮同好一起去菜市场捡菜叶子比拼烹饪技法一样。

实在是低级趣味得很。

难怪李麻花要贬斥这种行为。

她的话虽然糙,但理肯定不糙。好茶的碎茶叶,都比劣质茶要来得好啊。

《3》

那么,这种“第一泡就要坐杯30秒的白茶散茶”,它究竟是什么茶呢?

我想到了刚进报社的那会儿,遇到的一件事。

那时候,安溪铁观音还是茶界一哥,红透大江南北。

有一年,报社跟安溪当地的一个茶叶协会,合作办一个评选活动,这种活动在传统媒体时代,是很受欢迎,也很能引来关注与流量的。

报社能卖出去版面,获得广告费;协会能收取会员费,参赛茶;茶厂能获得名次、奖金,这些奖状能帮助茶厂在未来的销售当中,生成更多的业绩。

于是作为报社的代表,在一切大方案都定下来的时候,我就跟同事一起,被派到安溪去出差了。

领导定大方向,我们执行。

在安溪呆了几天,吃好喝好,还参观了不少茶园和茶厂。

有一天,去了一家茶厂,领导谈事去了,我就自己随便逛逛。

想着要拍一些素材,就去了一家厂,厂里已经生产完成了,空空荡荡的,只有一个老工人在扫地。

地上是挑捡茶叶时掉落下来的碎茶叶。

由于这个茶厂生产规模很大,掉在地上的碎茶叶的数量,也比较多。

老工人从车间的一头扫到另一头,堆起来的碎茶叶,成了一座小山头,一米高的样子。

这么多碎茶,都要扔掉吗?我心里想着,闻起来香香的,怪可惜的。

老工人笑着说,不扔,可以卖。

啊,这么碎了,还怎么卖,有人要吗?我再次问出心中的疑惑。

而老工人一边娴熟地扫地,一边回答我,做袋泡茶的厂,年年这时候都过来收我们的碎茶叶。

顿了顿,他又说,茶梗也收,不过茶梗的价钱没有碎茶叶高。

想起红楼梦里,探春跟宝钗八卦赖大家的园子管理方式,说,一片破荷叶,一朵花,都是值钱的。

看来,世间的生财方式都是相通的,在这茶厂里,整茶叶是值钱的,碎茶叶也是值钱的,连貌似无用的茶梗,都是可以换钱的。

当然,这些碎茶叶,这些茶梗,喝起来的香气滋味,肯定是比不上那些挑出来的精茶的。

但是,了不妨碍有茶厂把它们买走,处理过之后,再用较便宜的价格卖给只需要喝低价茶的客人。

就算这些茶要闷泡30秒才有味道,买它的人也是不在乎的。

这么便宜的价格,还有什么好要求的呢?

《4》

前段有位茶友来说,他看了个数据,说全国一整年的茶叶收入,除以全国一年的茶叶产量,平均下来,一斤茶叶的价格,是20块钱左右。

所以他认为,但凡超过20块一斤的茶叶,都是暴利。

这理论吓坏我了。

想起S师傅,要是一斤成品白茶只准他卖20块钱,估计,他都不会再采茶做茶——茶青一斤的成本都远远不止20块钱,何况4.5斤茶青做一斤干茶,怎么可能有一斤20块的福鼎白茶在市场上销售?

再想想武夷山胡歌。

如果只准他一斤茶卖20块钱,那他宁可把茶烂地在地里不采——采茶工的工钱,都不止一斤20块钱!不如改行当潜水教练去,挣得更多。

嗯,他还会帆船,到时候再考个直升飞机教练证,给富二代们教直升机去。

对比事实真相,只能心生疑惑。

真不知道这个茶友的数据是在哪里看到的,是哪个年代的?那些数据,明显不符合当下茶行业的现状嘛。

茶农也是人,也要生活,也要养家糊口。

做茶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工作,这当然要有利润,否则,谁饿着肚子贴本钱做茶呢?

三百六十行,哪一行,没有利润还能维持得下去?

并没有。

就算这位茶友所处的行业,也必定要有合理的利润,否则,这个行业也会垮掉的。

《5》

一个月之后,武夷山胡歌发给我一张截图。

是从一个演讲PPT上截下来的数据,来自一位知名的农大教授。

那数据上明确写着,去年全国的茶叶销量,绿茶占百分之五十多,余下的一半,由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与黄茶瓜分了。

其中,黑茶与红茶的销量差不多,乌龙茶略低一些,跟白茶相当。

六大茶类里,唯有黄茶,是最低的。百分之三到五。

这些数据终于让我恍然大悟了。

原来那些把所有茶的价格都平均掉的茶,是绿茶。

也许,全年茶叶销售收入里,贡献最大的,是黑茶,是乌龙茶,但由于销售量最大的是绿茶,而绿茶全国各地都生产,价格也参差不齐,有高有低,并且,大量的绿茶的零售价都低于黑茶乌龙茶,所以,绿茶就平均了黑茶乌龙茶红茶的价格。

百分之八十的低价茶,分摊了百分之二十的高价茶的价格。

平均下来,也许就出现了前文那位茶友所述的“一斤茶叶20块钱”的数据。

但是,就算平均下来,一斤茶叶是20块钱,也不等于全国所有的茶叶,都是20块钱一斤的,“20块”只是个平均数,并不是所有茶叶都一律20块一斤——如果这样,那茶叶还分什么红茶绿茶青茶黑茶白茶黄茶呢?统称茶叶,也不分等级,不分产区,不分工艺,统统20块定价,岂不是更简单?

真庆幸这位茶友,不是茶行业的管理者。

否则,这个行业的前景,还真是堪忧。

那就真是没有人愿意认真做茶、提高技术、加强茶园管理了,青叶全部机采,采下来用机器切割揉捻,全部工业化大生产,从机器上下来就能卖,一斤20块钱还包邮!

像街上卖烤红薯一样简单,烤半小时就熟了,论斤卖。

难怪卖烤红薯的人越来越少,而做茶的人越来越多。

一个没有利润和前景的行业,谁都活不下去,当然纷纷离开。

《6》

第一冲就要坐杯30秒的白茶,内质稀薄,建议倒掉。

20块一斤的茶叶,连成本都不够,不可能是高品质的茶。

喝茶,一是为了健康,二是为了情趣。

健康是昂贵的,情趣更是。

喝20块一斤的茶叶,喝长时间闷泡才有茶味的茶叶,哪有健康与情趣可言?

不如喝自来水。

省下来的20块钱,能吃一顿午餐了。

看完这篇文章

您或许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

点击下面文字即可阅读


2021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

第34篇:初心不改,方得始终(写在春茶笔记结尾)

第33篇:李麻花在茶园摔了一跤

第32篇:许久未去的茶厂,它如今是哪番模样?

第31篇:今年的春寿眉,竟然来得这样早

第30篇:有些白茶,看上去是白牡丹,其实是寿眉

第29篇:春光明媚,采摘清明白牡丹啦.....

第28篇:今天采到清明白牡丹了吗?

第27篇:试新白茶,是春茶季的日常

第26篇: 银针增产牡丹减产,茶山怪状有多少

第25篇:预订春茶退订之殇

第24篇:今年的第一场雷雨,它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来了

第23篇:茶山上的蛇为什么越来越多了

第22篇:那些宣传自己收青做茶的茶商,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第21篇:白牡丹的盛宴来临

第20篇:寻访一个古老的村落

第19篇:如何区分牡丹王、一级牡丹、二级牡丹、三级牡丹

第18篇:阳光灿烂的一天,抛荒白茶迎来了采摘旺季

第17篇:那些不应该属于白茶的利益之争

第16篇:太姥山的雾与露

第15篇:白毫银针的特级和一级,是按采摘时间区分的吗?

第14篇:大家盼望的倒春寒,终于来了

第13篇:春雨惊春清谷天,六个字写尽春白茶的一生

第12篇:春茶季,从四个方面,教你识破抽针的白毫银针!

第11篇:从树形树貌,深度辨析荒野白茶树与抛荒白茶树之异同

第10篇:菜茶为什么不能做银针?

第9篇:寂寞空庭春欲晚,方大师今年不开门

第8篇:阳光灿烂的日子,适合采白毫银针

第7篇:今年茶季特别冷,没带取暖器不敢上茶山

第6篇:福鼎日渐兴起的广告牌文化

第5篇:见见茶山上久违的朋友们  

第4篇:春茶季的主角究竟是谁?

第3篇:那些在茶农家里玩游戏到天黑的寻茶掌柜们

第2篇:抛荒白茶的采摘盛宴

第1篇:春茶开采,太姥山送给女神节最好的礼物

……

喜欢文章就点个赞
作者  | 村姑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