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乐年间,神垕山上捉到异兽驺虞……

 颍川派 2021-09-21

驺虞

到过神垕古镇的游客,或许会记得那条长长的坡道,道口那尊神兽的雕像。驺虞,是它的名字。

驺虞,这是神仙世界的生灵。据说,它白底黑纹,有着和身子一样长的尾巴;它行动迅疾,能够日行千里。据说,它生性仁厚,连青草都不忍践踏;据说,它降临人间,就代表着太平盛世的到来。

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一只驺虞在钧州(今禹州市)神垕出现并被捕获,由周王朱橚亲自送往京师。这一事件,被郑重地载入史册。

神垕驺虞桥

驺虞自觉地走笼中

朱橚的儿子朱有炖曾经撰文,记录了驺虞献瑞的始末。

“神垕山在州之野,冈峦岩壑之瑰奇,林木泉石之幽邃,固不下于岳镇,而人迹罕到,世未有知者。永乐二年秋,有瑞兽出焉,白质黑文,圆首而修尾,行则二虎随之。其性不食生物,不践生草。望之虽若悍猛,迫之则甚驯扰,即《瑞应图》所称驺虞是也。”

这一发现被报告给周王府。朱橚亲自前来,设置了一个笼子意图诱捕。三日之后的夜晚,雷雨大作又云开天朗,异兽竟然自觉地走进笼中。

有两只老虎当护卫,又能乖乖就范,这只驺虞可谓灵异。它辞别山林,成为种种礼仪的主角。造反成功的朱棣,借助驺虞被奉为盛世明君;献礼有功的朱橚,也在褒奖中拿到忠孝的标签。

《明太宗实录》中有一段有趣的问答。皇上问侍臣:我治理天下战战兢兢,上天怎么会降下祥瑞来?侍臣曰:正因为你圣明勤政,才会得到上天如此嘉许。皇帝说:我要更努力,更低调。

天下文人纷纷奉上颂诗,极尽吹捧之能事,营造其乐融融的氛围。其中,不乏前朝重臣。

明内府驺虞图题颂(部分)

“不远千里,献于皇都。王拜稽首,皇帝仁圣。维仁动天,灵祥协应。” 

                     ——杨士奇

“臣民纵观溢都城,嘉气满路腾欢声。圣主端拱坐天庭,骏奔百辟公与卿。” 

  ——杨荣

“庆世驺虞此日生,普天率土颂升平。”

     ——王偁

“至性迥比百兽殊,天意生此为祯符。皇朝声教弥寰区,列圣仁泽罔不孚。” 

  ——王直

朱元璋的家事

明代初年,围绕着权力之争,君臣相忌,亲人相残,整个社会杀气腾腾。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儿子,朱橚注定要被卷入狂风骇浪。

为了朱姓皇室的长久统治,朱元璋在全面清除元老重臣的同时,分封九子为王,让他们夹辅王室,震慑四方。但对于亲生儿子,他也有所警惕。

明内府驺虞图

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冬,周王朱橚因为擅自行动而获罪,被迁往云南,两年后才返回开封。

朱元璋死后, 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史称建文帝。朱允炆深感“诸王以叔父之尊多不逊”,着手削藩。朝廷遣兵突袭开封,逮捕被次子告发的朱橚,将其贬为庶人。

朱橚确实不安分。钧州人王翰在周王府做官,数次劝阻未能见效,自断手指,装疯而去。

燕王朱棣起兵称帝,天下重回中央集权的格局,社会力量得到新的平衡。恢复自由的朱橚,通过各种形式向兄长表达感谢和臣服。进献驺虞,是他得意的手笔。

周王府有驯虎,日惟啖豆腐数斤

欧阳修曾说:“驺虞,吾不知其何物也。诗曰:吁嗟乎驺虞。贾谊以为绉者文王之囿;虞,官也。当谊之时,其说如此。然则以之为兽者,其出于近世之说乎?”

也就是说,从汉代以至宋代,人们一直质疑驺虞的存在。为什么到了明代,驺虞能够大大方方地出现在世人面前?不但载入史册,还被画影图形。

学者们经过各种研究,得出如下推论:

古书中的驺虞形象

根据文献中描述的种种特征,朱橚捕获的驺虞是来自海外的、有白化病的王猎豹。这珍稀的猛兽经过人工驯养,所以性情和顺,放养野外后,还能乖乖走入笼内。

朱橚有养育海外异兽的能耐。王士祯的《池北偶谈》记载:“先祖方伯公为河南按察使,时周王府有驯虎,日惟啖豆腐数斤。猛虎如此,何异驺虞?”

这一事件的复杂性在于,把驯养的动物作为祥瑞奉献给皇帝,岂不是欺君大罪?朱棣怎能甘受愚弄?鉴于朱棣和朱橚政治盟友的关系,我们或可大胆设想:驺虞事件,是兄弟两人合作演出的双簧。

书中的驺虞形象

朱橚其人

作为驺虞事件的发生地,神垕建起了白虎庙,修起了驺虞桥,连桥下的河流也改了名字,叫作驺虞河。驺虞硕大的形象,如今矗立在钧都南路的道口,向世人提示着既往的传奇。

驺虞的种种神异,寄托着人们对于幸福安宁的向往。驺虞出现在神垕,完成了明代一次重要的社会和解,标志着新时代的开启。剖析驺虞事件的真相,不是为了驱散驺虞这个名词的光彩,而是为了更深切地探究历史和人心的奥秘。

几年后,朱橚又被告发谋反,被哥哥召入宫中质询,“顿首谢死罪”之后才得到宽恕。而曾经告发他的次子,又因诬陷哥哥被废为庶人。家庭内部的纷扰难以止息,但已是茶壶中的风暴,不足以动摇国本。

朱橚一生钟爱医药学研究,所著《救荒本草》等书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认为,《救荒本草》的编著是中国人在人道主义方面的大贡献。朱橚既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开拓者,也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这是历史的吊诡之处。朱氏王朝以仁爱自相标榜,骨肉相残如同仇敌;生性凶猛的野兽,却要为仁爱代言。朱橚的一生,为了权力费尽心机,成就他赫赫声名的,却是一本薄薄的图书。


↑↑ 点击可加关注,浏览更多内容

↑↑ 长按扫码,加入微信交流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