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升华七律诗 叹己

 难时方觉影孤单 2021-09-22

叹己

雨雪风霜几起头,倏然不见富春秋。

三魂每少英雄气,一世常怀草莽愁。

有志里嗟吾骨矮,无功中叹此生休。

缘何每度沧桑日,未得天台做阮刘?

【注释】时常感慨岁月如梭,似白驹过隙,转瞬就是百年。回首光阴倏忽,无所作为,庸庸碌碌,羞惭一言难尽。因以为句,记于2021年9月20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雨雪风霜多少回重新起头,倏然间就不见了富于春秋。三魂中每每缺少英雄之气,一辈子常怀草莽的忧愁。在有志里吁嗟自己身骨的矮小,在无功中感叹此生的了休。为什么每一次沧桑之日,都没能去天台山做一回纵情的阮刘?

首联中的“富春秋”,指年少,年轻,见宋代诗人张孝祥的《水调歌头·和庞佑父》:“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燃犀处,骇浪与天浮。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又见宋代诗人王迈的《除夜洗砚》诗:“多谢吾家即墨侯,朝濡暮当富春秋。”还见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又次叶致远韵二首》其一:“明时君尚富春秋,岂比衰翁远自投。”

颔联中的“草莽”,指草野,民间,与“朝廷”、“廊庙”相对,见《孟子·万章下》:“孟子曰:'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赵岐注:“民会於市,故曰市井之臣;在野居之曰草莽之臣。”又见宋代诗人欧阳修的《新春有感寄常夷甫》诗:“岂若 常夫子 ,一瓢安陋巷。身虽草莽间,名在朝廷上。”亦指平庸、轻贱的人,见宋代诗人宇文虚中的《在金日作·选二》:“回首两朝俱草莽,驰心万里绝农桑。”明代人宋濂的《故资善大夫方公神道碑铭》:“臣一介草莽,亦安敢自絶於天地?”

颈联中的“此生休”,意思是这一生已经了结,见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马嵬》诗:“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又见宋代诗人万俟咏的《昭君怨》词:“一望西山烟雨,目断心飞何处?天外白云城,几多程。谩记阳关句,衣上粉啼痕污。陇水一分流,此生休。”还见宋代诗人杨万里的《醉吟二首》其一:“暮角晓锺何日了,苍颜华发此生休。”

尾联中的“阮刘”,即阮肇与刘晨的并称,见清代剧作家孔尚任的《桃花扇·题画》:“重来浑似阮刘仙,借东风引入洞中天。”阮肇与刘晨,见南朝宋代人刘义庆的《幽明录》: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取谷皮,迷不得返。经十三日,粮食乏尽,饥馁殆死。遥望山上,有一桃树,大有子实;而绝岩邃涧,永无登路。攀援藤葛,乃得至上。各啖数枚,而饥止体充。复下山,持杯取水,欲盥漱。见芜菁叶从山腹流出,甚鲜新,复一杯流出,有胡麻饭掺,相谓曰:“此知去人径不远。”便共没水,逆流二三里,得度山,出一大溪,溪边有二女子,姿质妙绝,见二人持杯出,便笑曰:“刘阮二郎,捉向所失流杯来。”晨肇既不识之,缘二女便呼其姓,如似有旧,乃相见忻喜。问:“来何晚邪?”因邀还家。其家铜瓦屋。南壁及东壁下各有一大床,皆施绛罗帐,帐角悬铃,金银交错,床头各有十侍婢,敕云:“刘阮二郎,经涉山岨,向虽得琼实,犹尚虚弊,可速作食。”食胡麻饭、山羊脯、牛肉,甚甘美。食毕行酒,有一群女来,各持五三桃子,笑而言:“贺汝婿来。”酒酣作乐,刘阮欣怖交并。至暮,令各就一帐宿,女往就之,言声清婉,令人忘忧。至十日后欲求还去,女云:“君已来是,宿福所牵,何复欲还邪?”遂停半年。气候草木是春时,百鸟啼鸣,更怀悲思,求归甚苦。女曰:“罪牵君,当可如何?”遂呼前来女子,有三四十人,集会奏乐,共送刘阮,指示还路。既出,亲旧零落,邑屋改异,无复相识。问讯得七世孙,传闻上世入山,迷不得归。至晋太元八年,忽复去,不知何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