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晨碎语 | 闲话学校名与号(20210907)

 昵称815848 2021-09-22

一是头条上有人发了一则继“中国康复大学”后,青岛又要失去一所“国字号”大学?打开一看,说什么“中国远洋海运大学”,宣布更名为“中国远洋海运人才发展院”。

所谓的“中国远洋海运大学”,其实就是一家企业培训机构,本来就不是什么正规大学。按有关规定本来就不应该叫什么大学,在国家清理整顿之列。

类似情况太多,本来就是企业的内部职工培训中心,很多企业非得叫什么某某商学院,某某大学不行,除了听起来高大上,在社会上制造混乱以外,就培训内容和培训质量而言,并无实际意义。

除了企业社会机构胡乱起名字外,教育内部的大中小学在这方面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头条上还有一条问答,说有两所学校都自称南大,实力天壤之别,哪所学校在蹭热度。

说的是以前的事儿,典型的挑逗群众斗群众。

类似大学名称的话题很多,读者都争得面红耳赤。

有人统计,中国的大学很大一部分都改过名字,有的还改了好几次,学院改大学,煤炭纺织冶金改理工科技,地市改全省,某省改大区,大区改中国,华东华西华南华北用光了改东华西华南华北华,甚至造出了什么中北。

还有的学校翻箱倒柜,找出解放前的牌子,挂在墙上,以显示其悠久辉煌的历史。

买的才有卖的,中国大学之所以喜欢改名,是因为很多中国人重名不重实,很多煤炭矿业冶金学院改成理工大学科技大学后,招生分数线蹭蹭往上窜。

很多学生和家长宁愿读民办的独立学院,也不读带职业的公办大学。

当然,也有很多学校改名改坏了的,好几所原先全国很有名的学校,改名之后,怎么看都像一个新建的民办学校,甚至有人说野鸡大学。

不仅仅是大学,这股华而不实的风气在中小学甚至幼儿园也大量充斥,很多中小学幼儿园名字中都带有实验、外国语、双语、国际字样,没听说过实验什么,是哪国的语,和谁家国际。

头条上另一条新闻,就是关于中小学名字的。说北京大学分别于2018年和最近给某市教育局和政府发函,对其辖区内某民办学校校名中带有北大字样的侵权行为提出异议。对方说和北大下属某公司签过协议,有权使用北大二字。

撇开北大和这个民办学校的具体官司,其实类似的案例太多太多。全国很多中小学名字中都带有某某大学的名字,尤其是某某师范大学的名字,听起来好像是某某大学办的一样,其实就是花钱用了一下人家的名字,甚至人家正头香主还不知道咋回事,碰上北大这样的正主,急了眼会和你打官司。

这些学校为啥花钱买官司,主要还是有人愿意为这些虚名买单,北大准备打官司的这家学校,很多学生家长说,之所以花钱读这家学校,就是冲着名字中的北大来的。

好像读了这家带北大名字的中学,读北大能降二百分一样。

名字是名字,实际是实际,真正的教育质量,还是取决于学校的设施条件、师资队伍、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至于名字,几乎就没啥影响。

关于这点,有些人可能不清楚,更多人其实很清楚,但大家都被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裹挟着,或主动或被动的往前走。

名字问题,只是教育诸多问题中的小问题,小问题也是大问题。

希望有一天,教育会回归惟真惟实的本源。

2021年9月7日

END


公众号IDkbwdwys00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