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篇):宁远文庙

 金色年华554 2021-09-22

文章图片1

宁远文庙,又称学宫,位于湖南省宁远县城西南隅。宁远文庙是中国现存的文庙建筑(含文宣王庙、学宫、夫子庙、先师庙)中,始建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建筑之一,是中南六省区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文庙。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章图片2

宁远文庙原建于唐代,位于泠道故城(今名东城)。北宋德三年(965年),随县城迁建于此。经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十五次修缮、修复。现存建筑为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年)至光绪八年(1882年)所重修。

文章图片3

宁远文庙坐北朝南,东西宽60.2米,南北长170.8米。占地10,282平方米。建筑物采用中轴线对称式布局,中轴线上自南至北建筑分别有照壁、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左右两侧对称式排列着登圣坊、步贤坊、腾蛟门、起凤门、乡贤祠、名宦祠、东西庑、尊经阁、明伦堂建筑。

文章图片4

上个世纪2、30年代,文庙成为县农民运动的中心,后又在办平民女子习艺工厂、县立女子高等小学等。 1937年,日军进逼长沙,湖南私立育群中学(长沙市八中)迁来宁远,占用文庙作校舍,直至1951年迁出。 1959年文庙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坏严重。 1973年,文庙重新立起了“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牌。并开始做局部修复。

文章图片5

在全国的文庙中,有石雕龙柱的文庙不多见,拥有石柱群的也只有曲阜孔庙与宁远文庙,但有龙凤柱群的唯有宁远文庙。宁远文庙的龙凤石柱共有20根,大成门前后各一对龙柱、崇圣祠前一对凤柱、大成殿前檐有8根龙凤石柱,后檐有6根龙凤石柱,主要采用了高浮雕加镂孔的石雕工艺。

文章图片6

湖南省永州地区,现存五座文庙,分别是永州文庙(也称零陵文庙)、宁远文庙、江华文庙、新田文庙和道州文庙,其中以宁远文庙最为宏大最有名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