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zhb学习阅览室 2021-09-22

作者:王杰

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与人交往,中国文化非常注重以道德和伦理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古语有云:“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这两句意思就是救济灾荒、抚恤邻国,是符合道义的。施行道义,就有福禄。古人认为与人为善是为人处世的原则。

在大同理想社会中,强调的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尚,想要做到这一点,最基本的便是做到“讲信修睦”。当人们以和为贵、与人为善,那么,邻里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和睦,朋友之间的关系就会更为牢固。

明朝有一个礼部尚书杨翥,他生活简朴,做人谦和,从不依仗权势欺压百姓。他家中养着一头驴,杨翥平时上朝或出门都骑着它。杨翥十分喜欢这头驴,他经常不顾家人劝阻,亲自给它喂上等饲料。关驴子的房子就在他住的房子旁边,半夜的时候杨翥也总要起来去看一两次,生怕那驴子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所以,家里及邻居都知道杨翥十分喜欢这头驴。

杨翥的邻居中有一位老人,这位老人在快六十岁的时候老来得子,十分开心,对这个孩子自然是十分疼爱。但是这个孩子一听到驴的叫声就哭闹不停,一家人也不得安生。邻居本来是打算和杨翥商量一下的,但想到杨翥是朝廷大官,而且对驴子也十分喜欢,就不敢提这件事情。

但时间久了,孩子一听见驴的叫声就哭,食量也逐渐变少,人也一天天消瘦下去。邻居时常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杨翥曾关切地询问过邻居几次,邻居却总是吞吞吐吐地表示没事。

一天晚上,杨翥躺在床上准备睡觉,忽然听见家中的驴大叫了几声,十分刺耳,立刻睡意全无。这时,杨翥突然想到:“我听到驴的叫声都难以入眠,那我邻居刚出生的婴儿是不是也会因为驴的叫声而受到惊吓啼哭呢?”想到这里,杨翥深感羞愧自责。第二天一早,他便吩咐仆人把驴卖掉,外出或是上朝都靠步行,虽然十分辛苦,但杨翥却觉得十分心安。

古人常说“睦乃四邻”,这便是在告诉我们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在说话做事的时候也应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邻里之间如此,同僚之间也应如此。

宋朝的寇准曾与王旦同朝为官。王旦负责中书省,寇准负责枢密院,两人性格一个柔和、一个刚直,可谓是天差地别,所以时有摩擦。

寇准时常在宋真宗面前说王旦的短处,而王旦则是时常称赞寇准的能力和长处。一天,宋真宗对王旦说:“你虽然时常称赞寇准的长处,但是他却专说你的不是!”王旦听到之后回答说:“臣居相位参与政事已经很多年了,为人处世难免有诸多纰漏。寇准侍奉陛下无所隐瞒,由此可见他的忠心率直,这也是臣一直举荐寇准的原因。”听了这番话,宋真宗对王旦更加欣赏。

一日,中书省将一份文件送至枢密院,但文件不合诏书格式,寇准便将此事上奏给了宋真宗,宋真宗知道之后便责备了王旦,中书省的官吏也因此受到了处罚。但这件事情过去还没一个月,枢密院有文件需要送到中书省,也不合诏书格式,中书省的官吏看到之后便十分高兴地将文件呈送给王旦,认为终于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但王旦并没有像寇准那样上奏给宋真宗,而是让人将文件送回枢密院更正。寇准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大为惭愧,看见王旦后说:“您真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啊!”

在为人处世中,有些人为了逞一时之强,咄咄逼人;又有些人不愿落入下风,针锋相对;还有些人独断专行,盛气凌人;这些都是不仁、不善的。人在社会中要学会与人为善、与人和睦相处。当善与和睦充满社会时,那儒家所追求和向往的大同理想社会自然也就不请自来、不期而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