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批判性思维-评估论证的方法

 思维观察员 2021-09-22

-- 共1200字 / 阅时3min --

上期 [周三] 栏目我们介绍了理解论证的方法,这期栏目我们简单地聊聊如何评估论证。

01.

有两个问题先得思考:

  • 你想要说什么或者想要写什么?

  • 你说或者写的是你想表达的吗?

第一个问题涉及到了识别和理解论证,是分享感受、描述情绪、下达指令,还是表达观点?

如果是感受、情绪、指令等,则不涉及断定,不在我们讨论范围内。

如果是观点,那得明白自己想要说什么,断定什么?

同样,对于别人的表达,也可以先设问:

他/她到底想表达什么?

第二个问题涉及的是评估论证,适用于观点的表达。

既然你想要表达观点,那么你说出的话或写出来的文字是不是为支持或证明这个观点提供了理由?

这里就需要对观点/论点进行确认,对论据进行识别,对证明的逻辑结构进行梳理。

从而评价这个论证是否有效,观点是否真实可信。

02.

识别和理解论证是我们上一篇介绍的内容,这篇我们只谈评估论证。

评估论证分两个层面:逻辑真假。

从逻辑层面评估,若符合逻辑规则,则论证有效;否则,无效。

主要关注论点是否明确是否一致

其一,论点是否明确?

不能模糊有歧义,模棱两可的论点不会有高质量的论证。有个段子:

患者:医生,我可以喝奶茶吗?

医生:可以喝一点点

患者:那coco呢?

医生观点中“一点点”指“少量”,患者理解中为“一点点牌奶茶”。

表达者与接收者对同一词组的概念理解有歧义,论证表达就难以产生预期效果。

其二,论点是否一致?

在同一论证过程中论点要一致,不要讲着讲着就跑偏。比如:

每个人天生都是罪人。犯了罪的人都要去监狱服刑,因此每个人都要去监狱服刑。

前面的“罪人”是宗教性的解释——需要忏悔的人,后面的“犯罪”指法律上的违法犯罪。

如果论证过程中改变了论点,论证本身也就无效了。

03.

从真假的层面评估论证,是建立在论证有效的基础之上,再通过对论据进行识别,以判断论证是否可靠/可信。

这里主要识别的是论据的真假、关联性、避免循环论证三个方面。

其一,论据是否真实?

如果论据与客观事实不符——假的,那么该论证就不可靠,论点就不可信。比如:

十五的月亮最亮最圆。因为十五的时候月球离地球的距离最近。

很显然“月球离地球的距离最近”这个论据是假的。感觉“月亮最亮最圆”是地球、月球、太阳三者的相对位置造成,而非距离。

其二,论据与论点是否关联?

先判断论据与论点是否有关联,没有关联就不用分析,直接Pass,有关系了再进行分析。

上例“月亮离地球近”与“月亮又亮又圆”就不相关。

若关联,再判断论据是证明,还是支持这个观点?

也就是我们前面《演绎论证&非演绎论证》所分享的内容,不做赘述。

其三,是否避免了循环论证?

不能将观点,或者与观点相似的判断作为论据。

否则,拿论点做论据支持论点就没了意义。比如:

高空跳伞是危险运动,因为这不安全。

“说了等于没说”,很多情况下指的就是循环论证。

类似上面的三类情形,一旦出现,则原来的论证即便有效,也不可靠,论点/结论也不可信。

以上就是我们介绍的如何评估论证的方法,下期 [周三] 栏目我们再介绍评判性思维如何在表达中应用。

# 推荐——

批判性思维-道德、情感和逻辑说服

批判性思维-辨识假前提、结论与无效论证

批判性思维-衡平推理和最佳解释推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