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中草药,是中医所使用的独特药物,也是中医区别于其他医学的重要标志。中国人民对中草药的探索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相传,神农尝百草,首创医药,神农被尊为“药皇”。 中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 目前,各地使用的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经过几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本草学。 中草药名方分类:汤 丸 散 饮 糕 酊 剂 煎 酒 粥 方 膏。21. 阿胶黄连汤阿胶黄连汤 【来源】《重订通俗伤寒论》。 【组成】陈阿胶4.5克(烊冲)生白芍6克小川连1.8克(蜜炙)鲜生地18克青子芩3克鸡子黄1枚(先煎代水) 【用法】水煎服。 【主治】伤寒邪传少阴,水为火烁,心烦不寐,肌肤枯燥,神气衰弱,咽干溺短,舌红尖绛,脉左细数,按之搏指,右脉反大而虚软者。 22. 阿胶济阴汤阿胶济阴汤 【来源】《胎产秘书》卷上。 【组成】阿胶白术各3克白芍当归川芎各3克砂仁(带壳)1.5克条芩蕲艾各4.5克香附2.4克炙甘草1.5克粘米1捏 【用法】用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温服。 【主治】妊娠伤胎,致令子宫虚滑,经血淋漓者。 23. 艾汤艾汤 【来源】《外台秘要》卷三引阮河南方。 【异名】葶苈苦酒汤(《类证活人书》卷十六)。 【组成】苦酒(即米醋)300毫升葶苈(熬,杵膏)9克生艾汁(无生艾,以熟艾,或用艾根捣取汁)100毫升 【用法】上药煎取100毫升,分三次服。 【主治】伤寒七八日,内热不解,发狂烦躁,面赤嚼痛。 24. 安魂汤安魂汤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组成】龙眼肉18克酸枣仁(炒捣)12克生龙骨(捣末)15克生牡蛎(捣末)15克清半夏9克茯苓片9克生赭石(轧细)12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心中气血虚损,兼心下停有痰饮,致惊悸不眠。 25. 安神生化汤安神生化汤 【来源】《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上。 【组成】川芎3克柏子仁3克人参3~6克当归6~9克茯神6克桃仁12粒黑姜1.2克炙草1.2克益智仁2,4克(炒)陈皮0.9克 【用法】加大枣,水煎服。 【主治】妇人产后,块痛未止,妄言妄见。 26. 安胎当归汤安胎当归汤 【来源】《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引《小品方》。 【组成】当归阿胶(炙)芎藭人参各6克大枣(擘)4枚艾6克 【用法】上药以酒、水各3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内胶令烊,分二服。 【主治】妇女妊娠五月,举动惊愕,胎动不安,小腹痛引腰胳,小便疼,下血者。 27. 八君子汤八君子汤 【来源】《陈囊庵妇科补解》卷一。 【组成】人参白茯苓白术各3克炙草1.5克半夏3克广皮2.4克苍术2.4克当归7.5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脾胃湿痰内盛,时时带下,经行而带症益盛者。 28. 八物汤八物汤 【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四。 【异名】八物散(《医学人门》卷四)。 【组成】桂心当归川芎前胡防风各22.5克芍药45克甘草(炙)茯苓各15克 【用法】上药嚼咀。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3个,煎取18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主治】功能养血和血,疏风散邪。厥阴伤风,恶风体倦,自汗,小腹急痛,寒热如疟,骨节烦疼,其脉尺寸俱微而迟者。 29. 八珍汤八珍汤 【来源】《丹溪心法》卷四。 【组成】当归赤芍川芎熟地黄人参白茯苓甘草砂仁等分 【用法】上药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 【功用】和气血,理脾胃。 【主治】虚损属于气血两虚,脾胃不和者。 30. 菝葜汤菝葜汤 【来源】《鸡蜂普济方》卷十九。 【组成】菝葜30克 【用法】上药锉如豆大。用水38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早、中、晚各一次,温服。后以药调补。 【功用】温脾补肾。 【主治】肾虚,小便数而渴,形瘦体虚,舌干枯。
|